
环保酵素推广人刘平(右)与“舌尖上的市集”工作人员徐鸿勇合影
放气太快易“悲剧”
刘平介绍,发酵的第一个月需要每天拧松盖子,释放发酵过程前期产生的气体。刘平强调,气体生成量十分可观,如果发现容器胀得硬邦邦,千万不能把盖子完全拧开,而要拧松一些缓慢放气,否则会将发酵液迸溅得到处都是。在“环保酵素救地球”的论坛网站上,经常有人曝出这样的“悲剧”。
交谈中,刘平拿出一大瓶发酵一个多月的酵素,液体上层还浮着橙子皮和菜叶。他告诉记者,它就是用这个市集上丢弃的果蔬鲜垃圾做出来的。记者注意到,发酵产生的气体已经把瓶子底部和盖子撑得鼓了起来。
拧松瓶盖,听到了像打开碳酸饮料一样强劲的“刺刺”声,还闻到了夹杂酒精味的橘子味。按酵素发明者乐素昆博士的说法,臭氧是这些气体中的一员,它的强氧化性具有高效杀菌消毒的作用,还能逸散到大气中补充臭氧层。但刘平称,这一说法尚未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
他还指出,菜叶等比重较轻的原料会漂在液体表面,不能与液体充分接触,可能会导致发酵不充分,因此需要搅拌或摇动容器把它们混匀。等待过程中如果发现酵素变臭、发霉或液体呈黑色,则说明发酵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密封不到位,使得液体被好氧杂菌侵占,而前期发酵主要靠厌氧菌;二是红糖加少了,饿死了‘好’的微生物。只要再加些红糖,把好密封关,再发酵3个月就行了。”
酵素洗脚救回“糖尿病足”
经过3个月的漫长等待,酵素就能“大显身手”了。刘平介绍,酵素的杀菌去污能力很强,能去除异味、霉菌、尘垢、油污等,在厨房和卫生间等地方能发挥十分给力的清洁效果,甚至还可以溶解黏附在下水道的污物,防止排水系统被堵塞。
刘平介绍,洗衣服、洗澡时加入稀释的酵素液,有很好的清洁和保养作用。“普通清洁剂通过其中的表面活性剂把污物裹起来,再用水冲走;而酵素的活性成分可以直接把污物分解成小分子,改变了污物的化学成分,实现彻底的清洁。”
宣传酵素一年多以来,刘平遇到不少人分享使用心得,有人说告别了皮肤过敏,有的说战胜了青春痘。还有一位70岁的老者在坚持用酵素液洗脚后,称治好了折磨他多年的“糖尿病足”。还有人测试,把酵素液放在电子物品旁边,说能明显看到电磁波强度减小。
刘平在做环保酵素的宣传时发现,大部分来学习制作或已经在家尝试的人主要图它的食用保健作用,希望能防治疾病。刘平建议,若要食用酵素,得发酵半年以上比较保险。
尝试用酵素净化河流
此外,刘平还和其他环保志愿者一起尝试用酵素净化河流。他说,把做好的酵素倒进污染的水里之后,几分钟就能看到明显的净化效果。他还曾跟环保部门交流过用酵素处理污水的问题,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这么做需要立项、备案才能被批准,对单位资质、科研数据、人才队伍等种种门槛的限制,都是他和志愿者们不具备的,所以酵素治污也就难以在政府层面广泛开展。
在他看来,酵素的净化效果很彻底,但由于难以给个人和团体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推广之路很艰难。“目前能做的只是走草根路线,把酵素的制作教给更多人。只要有足够的人认识到酵素的好处,自然会有形成强力的需求和呼声。”
据刘平介绍,环保酵素简单易做,原料随手可得,用途广泛,不浪费任何资源,还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不同的原料做出的酵素在功效方面没有什么区别,原料的选择和搭配也没有什么讲究和禁忌,只要取自新鲜的果蔬垃圾都可以。
刘平认为:“这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酵素真的推广成功,会对医药、保健、化工、食品等行业造成冲击,这就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越是革命性的新技术或新事物,就越会遭到排挤。”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