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子政住进废弃的储水水洞。
利用废弃水洞
建“环保馆”
为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感情,在保护野生动物时,贾子政曾想建一座野生动物保护纪念碑。1998年,贾子政设计了野生动物保护纪念碑外形,纪念碑由主体和周围的世界水陆立体动物分布图组成,总体造型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伸出的双手象征着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与保护。而纪念碑的底座,就是贾子政最初环保馆的雏形,他想将底座建成国内首个环保馆,进行环保教育。
野生动物保护纪念碑虽然没建成,这个环保馆的梦却在贾子政心中扎根,随着贾子政环保公益经历的增多,不断地在内心发酵。
7年前来到深圳后,贾子政就一直在物色环保馆的选址,许多环保朋友得知贾子政的梦想后,也纷纷帮忙留意。2012年,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贾子政在赤湾山头,找到了这个废弃已久的储水水洞。
“简直就是天意”,贾子政感叹说,因为是废弃水洞,而近年来中国的水污染事件频发,贾子政决定利用这个水洞建成一个警示水污染的环保宣传馆。

贾子政展示以环保动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缺乏建设资金难以为继
贾子政多方打听,得知这个水洞属于南山区城管局管辖,去年12月底,他向该局提出申请。南山区正准备在此处建立左炮台公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贾子政的环保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好不谋而合。
得到批准后,贾子政还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设资金,并得到口头承诺。今年1月份,贾子政自己将所有的积蓄数万元先垫出来,开始动工实现自己的环保馆梦想。动工一个多月后,有关部门承诺的建设资金并没兑现,贾子政并没有停工,继续在建设。
今年3月份,贾子政将自己全部家当搬入洞中,从附近接入水电,干脆在洞里住下来。如此一来,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建一点。
钱用光了,贾子政又去画画或者辅导小孩子绘画,赚点钱后又继续投入到环保馆中。
就这样陆陆续续建到今年7月份,后来实在难以为继。贾子政向亲手给自己颁发“环保市民”奖杯的深圳市主要领导写信,请求关注与支持。领导收到此信后,批转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致电贾子政,表示他们现在无法为他提供环保馆的建设资金。
“以洞为家
直到建好环保馆”
这个在建的“环保馆”位于赤湾路与左炮台路交界的山头边上,需要爬上一段陡峭的台阶,才能找得到入口。
8月的一天下午,在贾子政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环保馆”。该馆顶部就是一块数百平方米的平地,平地上用草种出了一个“生”字。“环保馆也叫擎生坛,喻意着大家要关注环保,关注生命。”贾子政解释说。
“环保馆”只是开了个面积2-3平方米的临时入口,进出需要通过一条长竹梯上下,而出入口上只是搭了个简易的编织带挡住雨水。
踩在晃晃悠悠的竹梯上,记者提心吊胆。身材高大的贾子政却上下自如,一点也不见害怕。“没办法,请不起人,这些都是自己弄的,所以显得比较简陋。”贾子政略带尴尬地说。
“环保馆”原来就是一个储水水洞,里面呈圆形,全是水泥浇灌,除了21根水泥柱子外空无一物。
如今里面已是个工地,除了贾子政的衣柜、床、书桌、电脑、洗衣机和餐具等外,剩下的基本就是建设用的工具和材料。虽然在洞里,但贾子政还有一个鱼缸,并且养着几只小猫和小狗。因为不够通风,洞内闷热难耐,晚上蚊虫较多,可是贾子政一人在此已居住“工作”了五六个月。
“制作效果图要1-2万元,所以没钱去打印,环保馆的构想全在脑袋中。”当记者要求看一看环保馆的效果图时,贾子政两手一摊说,因为缺乏资金,他曾向一些单位去寻求赞助,但都没有得到支持,有些单位还以为他是来骗财的。“如果要建得好些,可能需要100万资金。”
贾子政说,水洞原来空无一物,需要资金来搞基础设施,比如进出口、通风、采光、消防和安全等设施,这些完成后,剩下的展板与展示内容,他都可以手工制作。“我主要想将这里做成一个环保教育馆,主题是警示水污染的危害与现状,想通过一些小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给大家宣传环保。”
“这些是我自己用珠彩艺术画出来的动物,我原来想办个画展,但为了环保馆,我现在愿意拿出来赠送。”在采访快结束时,贾子政期待能有爱心企业或爱心市民支持他完成环保馆的心愿。
“我现在是以洞为家,如果环保馆不建好,我就不搬出去,直到建完为止。”贾子政说,环保馆的心愿,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实现。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