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夏地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11:24: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2)
华夏地理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2)
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

  长江三源简介

  a. 长江南源:当曲

  当曲是长江源区水量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源流,是科学界提出应作为长江正源的河流,但由于从未有科考队伍进入源区,这一观点一直处于争议中。当曲正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翼霞舍日啊巴山,海拔5295米,分水岭以南是是澜沧江源和怒江源,是三江源的标志性区域。源区自然特色:以泉眼和泥岩沼泽发源的源区,泉眼主要分布于霞舍日啊巴山南坡坡翼的冷冻风化石坡,密集的泉眼形成破面水网,水流在山底宽缓盆地汇集形成沼泽地,据初步资料,这里是中国最大、最厚的泥炭沼泽地,泥炭资源丰富。自然观保存完整,非常独特,鲜为人知。当曲河沿岸水草丰美,有许多季节性游牧,每年5—7月间是放牧的旺季。 源区野生动物丰富,主要为白唇鹿、野驴、野马、斑头雁等,河中重唇鱼丰富。当曲源区西部为各拉丹冬东坡冰川和唐古拉山脉中发源的布曲和尕尔曲两大支流。

  b.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

  楚玛尔河在长江三源中流量和流域面积都最小,但它以发源于可可西里湖泊群和逐渐向内流河演变而具有独特自然景观。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以南多尔改错咸水湖群,源区和沿岸荒漠化、沙漠化明显,为无人区,是藏羚羊季性迁徒的主要走廊。

  c. 长江正源:沱沱河

  各拉丹冬冰川源区,以冰川、雪山、湖泊、干旱沼泽,荒漠石滩和丰富的野生动物、游牧、定居牧民等自然和人文组成独有的景观,其演变和发展进程具有典型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