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夏地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3 11:24: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3)
华夏地理


 

《华夏地理》携手“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发布(3)
长江三源科考漂流成果
 

  项目成员简介

  队长:杨勇

  中国著名探险家、地质生态学家
  横断山研究会会长。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环境研究客座研究员
  环境地质高级工程师
  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基金会科学顾问
  西藏林芝地区政府旅游发展生态建设顾问
  西藏昌都地区政府地质灾害和旅游发展顾问
  “保护国际”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和大西线调水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关经历:
  1985年考察长江上游,对长江漂流探险进行科学论证。
  1986年发起并参加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
  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攀枝花——宜宾段,考察河谷地质灾害,全程800余公里,历时3个月。同年参加世界科技大会,其论文获得绿星一等奖。
  1991年徒步考察雅砻江全程,考察河谷地质灾害及水电站坝址,1500余公里,历时4个月。
  1992年开始从事西部特种旅游开发与研究,自费独立考察、研究、探险至今,其间去拉美、亚洲国家考察特种旅游、生态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
  1993—1997年组织多个欧美科考团队去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并一直对长江上游和江源地区进行追踪定位研究。其间赴美国参加世界探险博览会并去哈佛、麻省大学和美国地理委员会交流访问。
  1998年发起并参加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并考察河谷地貌及生态环境,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历时4个月。同年进入可可西里腹地考察。
  2000年参与西藏易贡特大型山体滑坡现场救灾抢险技术方案。
  2001年主持雅安地区芦山县白垩纪地质公园地质调查及论证。
  2002年参与西藏昌都地区边坝县等地的地质灾害防治论证。并主持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论证。提出构建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国家公园设想,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设想。
  2002—2004年主持云南省香格里拉和丽江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和国家峡谷博物馆总体策划。其间对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独立考察工作。
  2005年参与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可行性评估。
  著作:
  《长江上游科学论文集》
  《江河诉说》、
  《天堂隔壁是西藏》
  《自驾云南牛皮书》
  曾发表大量科考论文及科普探险记录

  社调及摄影:税晓洁  

  《十堰晚报》记者

  媒体自由撰稿人

  自由摄影师

  相关经历:

  雅鲁藏布江科考察漂流探险及大峡谷徒步穿越

  徒步考察长江上游

  徒步考察汉江流域。

  雅砻江流域综合考察

  神农架“野人”考察

  大学生希望工程万里行

  大学生自行车万里行

  著作:

  《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

  《寻找野人》、

  《我难忘的n个隐秘之地》

  《发现山岩父系部落》

  曾获

  湖北新闻奖

  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

  中国新闻奖副刊好专栏奖

  1999年度获《中国摄影》优秀专业反转片摄影师提名奖。

  浆手/协作:徐晓光:

  户外工作经验丰富,曾参加汉江科考漂流,长期在神龙架地区考察探险,承担本项目工作的。曾率摩托车队赴青藏高原完成三峡慰问珠峰壮举。

  《剑气箫声》,《苍狼》,电视剧本《铁道警察》以及大量的探险文章

  物种调查/摄影:耿栋

  西南山地影像工作室首席摄影师

  多项国际生态项目成员

  通讯/驾驶:李国平:

  丰富的户外工作经验

  杨西虎

  《中国环境报》记者

  相关经历:

  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参加神农架野人考察

  著作:

  《穿越大峡谷》

  大学生志愿者:

  杨帆、刘砚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