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石漠化地区:石头越长越大? |
作者:周芙蓉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 16:15: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石漠化治理点燃贵州石山区群众绿色希望 (资料图片 来源:贵州日报)
![]() 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在加剧 (资料图片)
当前,我国石漠化面积已经超过30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4%的速度扩展。石漠化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综合显示,“十五”期间,贵州石漠化面积平均每年以600-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扩展速度有所降低,但增长的势头还未得到根本遏制。目前,贵州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已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和19%。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长期制约着贵州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贵州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55万,占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总数的12%以上;20多万户因强度石漠化而失去生存条件,需进行生态移民。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中央已确定要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其中55个县安排在贵州。目前,相关前期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中,年内即将启动。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教授熊康宁说,从目前各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取得成功的实践看,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要做到生态修复、草地畜牧业、水利水保与农田基本建设、喀斯特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等多方面的结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统一。 贵州基层干部和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国家应从组织、法律、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保障。 组织保障。成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切实加强国家在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宏观调控。 法律保障。研究制定石漠化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使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政策保障。完善土地使用政策与制度;制定荒山荒坡荒沟防治与开发政策;进行政府职能转换试点,政府应逐渐由决策者转为引导者;石漠化防治成果奖励的激励政策等。 资金保障。统筹安排石漠化综合防治经费,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同时各级银行需增加用于石漠化综合防治的贷款,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科技保障。深入研究喀斯特作用机制和本质规律,针对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喀斯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和技术示范,探索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 人为破坏是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资料图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