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中国环保“突围”“节能减排”成主题词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5 8:43:4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关停“五小”、燃煤机组脱硫、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公布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了从身边点点滴滴节能小事做起的行动。 英国一家媒体用“全民运动”来形容中国的这场节能减排行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日前表示:“这表明中国不仅重视国内的环保问题,也参与到应对国际环保挑战的努力中来。” 节能减排“亮剑”“双降”来之不易 2007年11月14日,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透露的数字让人们感到些许欣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0.28%。
资料图片:污染严重的企业 年初,环保部门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 7月,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为着力突破能源环境瓶颈再添法律利器。 11月,国务院批转了有关部委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成或完不成节能减排目标都将作为政府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转变观念破解“难题”国际合作探索“共赢”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习惯。中国的普通百姓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绿色办公”“绿色家庭”让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中国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全球目光。“探索‘共赢’途径”成为国际社会与中国加强国际环保合作的重要话题,从国家元首到企业家纷纷表态,各国媒体也积极追踪报道。 27日,萨科齐总统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图片来源:中国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