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累一天的人们,美美地在家沐浴洗去烦恼时,是否能想到将脚下废水中的热量循环再利用?广东顺德的一家民营企业想到了这点。他们正尝试将其循环利用废水热量的节能沐浴专利产品推向市场。
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研发各种节能环保新设备、新产品中,究其原因,国家政策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占了很大比重。日前,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产业位列其中。根据决定要求,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专利产业化的顺利实施提供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是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关键。
市场成熟
节能环保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有媒体报道,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出台。该规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区别为“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3个领域。“节能”包括低压节能节电、节能变压器、LED灯、节能空调等技术和产品;“资源循环利用”则包括了海水淡化、废旧电池、废旧塑料、秸秆压块、人造板技术等;“环境保护”则集中在废水废物处理及回用等方面。技术范畴的清晰分类,使得国家针对企业的产业扶植政策有了明确指向。
事实上,节能环保产业频频出现在国家鼓励政策范畴中,时间并不久。2007年开始,环保支出科目方正式纳入国家预算。这与我国目前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进程是一致的。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在33%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左右,在能耗总量和利用效率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改进空间,每年的可节约空间大约有几千亿元。而我国30年的经济发展中,资源的高消耗也导致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经济和环境的双重需求奠定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地位,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备受企业关注和政府重视。
也因如此,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根据《2008年到2009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提法,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3类产值分别高达2700亿元、4800亿元和6600亿元。2010年,仅环保行业的产值就将超过1万亿元。目前来看,我国在节能环保产业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并拥有了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关键、共性技术已产业化,如节能领域的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纯烧高炉煤气发电等技术。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记者以“节能”为关键词搜索,共有已申请和获权的3种专利总计3.067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6085件;以“环保”为关键词搜索,显示的已申请和获权的3种专利总计1.262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598件。这表明在中国的企业,包括国外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布局已较为重视,其中,环保领域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多,说明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成绩更为突出。在LED灯、污水处理等领域,企业的专利申请也较多,以LED灯、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为关键词搜索,显示的已申请和获权的发明专利分别为639件、1138件和373件,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方面,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均超过50%。这也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的高科技含量特征。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