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建节约型社会”牟平倡议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水母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7 9:01: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权威观点 节约不是单纯减少消耗 人物名片:王晓鸣(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节约不是狭义的单纯减少消耗,而是一种广义系统的观念,即从节约到有效可持续发展的节约观。”在牟平召开的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鸣表示。 王晓鸣说,节约型城市建设,是一种增值型、创造型和可持续型的发展模式,其建设目标不仅要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危害程度,而且要通过循环经济创造新的财富、实现社会增值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王晓鸣在论坛上表示“节约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他说,节约型城市建设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集中体现,城市是历史和社会的系统性存在,城市是水、能源、土地等大多数社会生存和发展资源的消耗大户。要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首先必须建设节约型城市。记者孟宪臣 制约型环境要转为“友好型” 人物名片:郭日生(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污染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行的,制约型环境要转变为友好型的体制,必须从整个经济活动中解决环境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选择。”郭日生说。 郭日生认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的体制,首先要制定有关合理的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其次是环境的税收,一些国家的操作过程,也是采取了经济的杠杆,采取了税费的杠杆。“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深,亟待建立适应全球化的规则。环境标准及其措施对我国主要行业,特别是出口行业的影响较大,要建立相应的对策措施。”他举例说,比如建立环境制度,争取国际的认证,特别是防止国外通过贸易及其投资方式向中国转移一些污染行业等等。 郭日生表示,除了经济政策以外还应合理调整有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发展产业政策时要提到三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等,针对农村污染,当前解决农村农业污染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小城镇发展要从科学的规划源头开始,节约资源防治污染。 记者孟宪臣 各界声音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3.9%,但消耗能源占世界的12.1%,水消耗占世界的5%,钢材消耗占世界的28%,水泥消耗占世界的40%;我国1美元GDP所耗能源是世界水平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 ———在牟平召开的第四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鸣呼吁“节约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对于危险垃圾,一个是当地政府坚决不允许排放,另一个是企业对社会负有的责任感不允许我们随意排放,还有一个是这里面还有‘真金白银’,我们哪舍得轻易排放。我们经过技术攻关,变废为‘肥’,已成功实现了从废水中捞金、废渣中捞铜、废气中捞酸,在‘吃干榨净’的同时,企业也实现了清洁生产。” ———我市招远一家黄金冶炼企业总工程师吕寿明说,该企业建成两套萃取电解铜装置,年回收标准电解铜5000吨,实现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宪臣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