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修铁路不让高原生态打“喷嚏” |
作者:黄亮魏彤钱冰戈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3 22:04: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环保·规划 铁路对生态不是“破坏”两字 记者:这些影响是可以避免的吗? 潘岳:这些影响在科学、严谨的规划和施工中是可以被避免的。青藏铁路的环评是我国铁路史上最特殊、要求最高的。它从铁路立项就开始了。《青藏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包括环保总局、铁道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铁路沿线,而专家组的负责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和中科院院士郑度,这样的阵容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青藏铁路环评报告》是经过专家组的两次审查后才获得通过的,这个报告是科学、严谨的,它对青藏高原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青藏铁路对高原生态环境是不是就是“破坏”两字?它有没有积极作用? 潘岳:其实,青藏铁路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很多。首先,青藏铁路能改变几千年来高原上的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破坏草原。 铁路开通后,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将通过经济、便捷的通道运进西藏,这将大大减少森林的砍伐和草场的破坏。 其次,铁路的修建将直接拉动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的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大降低过牧给草原带来的负荷。 最后,青藏铁路的建设为开辟旅游和科学考察提供了便利舒适的交通条件,而这也会增加当地财政、居民的收入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环保·展望 今后还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记者:青藏铁路开通后,如何处理沿线维护人员对高原的扰动问题? 潘岳:7月1日,青藏铁路开始试运行。我们已经和铁道部达成共识,根据设计,青藏铁路全线将建立调度集中系统,很多车站无人值守,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是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铁路沿线生态的影响。车站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其将用于车站范围的绿化,不会被直接排入地表水体;而沿途车站用能将尽量选择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型能源;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各类垃圾都要集中收集,定期交运到高原下邻近城市垃圾场集中处置。 记者:人们担心的是通车后,青藏高原会不会在涌入的滚滚人流中被“吵醒”? 潘岳:铁路运营后,将大力推进旅游业、矿业、藏医药业等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区域噪声、水、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呈上升趋势,加之人流、物流增加,势必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我们现在已经考虑到了青藏铁路运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提出建议,首先编制好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对沿线旅游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其次,青藏铁路沿线主要城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都将跟上;在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几年后,环保部门将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完善、改进生态保护措施。 我要说,青藏铁路的环保工作并没有在通车后结束,而是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以后所做的工作就是要保证这个“巨人”在“沉睡”几千年后,继续它的美梦,永远永远地“睡”下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