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重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作者:王翔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3 23:25: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培育林业特色产业

    《意见》明确提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建设森林旅游、苗木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业等。市林业局产业处处长张晓勇认为,这为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将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为契机,加快全市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增绿”与“增收”的有机结合。

    一是积极推进林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市政府尽早出台《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启动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围绕木竹加工、木本油料、花卉苗木、中药材、森林旅游、森林食品、野生动植物开发利用7大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市层面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林业产业和优质林产品,促进农民增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积极发展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多种形式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各种林业产业基地,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按照建立优势产业带的要求,大力发展经济林,推广附加值高、比较效益好的优良品种,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推广示范,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产业基地,每年新建和改造林业产业基地100万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开展林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花、林草、林菜、林蜂等多种经营,建成适度规模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认真实施国家木材储备战略。促进林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提高林业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争取2020年全市市级林业龙头企业达到200户,林业专业合作社达到2000个,全市林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农民林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是以提高森林公园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为抓手促进森林旅游业迈上新台阶。认真编制好《重庆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加强对全市市级以上森林公园的管理,出台森林人家管理办法,利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适量的旅游服务设施,发展森林人家。继续推动在“国际森林日”期间,全市森林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积极开展森林体验教育和森林疗养工作,使森林旅游成为市民休闲、观光、养生的好去处。重点提升重庆主城“四山”及周边森林旅游资源的发展,抓好四面山、茶山竹海、金佛山、红池坝、仙女山、黄水、黑山谷、古剑山等市级旅游度假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涪陵武陵山、巫山小小三峡、铜梁巴山、丰都澜天湖、开县雪宝山、酉阳桃花源、彭水摩围山、梁平百里竹海、城口九重山、云阳龙缸等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到2020年,力争全市市级以上森林公园发展到10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30个,发展森林人家2000个。

    生态治理与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向国伟认为,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开展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林业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是加强生态治理,增加总量。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重庆森林覆盖率虽然已达42.1%,但森林资源仍属于恢复性增长,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地区。全市还有石漠化土地1353万亩需要综合治理,有600万亩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有2000多万亩低质低效林需要改造,生态治理的任务繁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增加绿量。重点是绿化全市宜林荒山荒坡,加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加大渝东南石漠化治理力度,积极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进农村“四旁”绿化,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强化通道、水系绿化,构建全市绿化骨架。开展城周、城乡结合部绿化美化,打造城市“肺叶”,为市民提供更多生态产品。

    二是加强生态修复,提质增效。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特殊市情,由于国土面积小,森林资源增长的空间有限,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综合效能的任务艰巨。我市森林呈现“五多五少”的特点:人工林多、天然林少;中幼林多、成熟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因此,我市生态建设重点应是结合国家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森林抚育及即将启动的退化防护林改造,开展低效林、针叶纯林改造、矿山植被恢复和森林抚育经营,通过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渐进改造等方式,改造针叶纯林、低效林,补种阔叶树,营造复层、异龄、混交的近自然森林,加速构建结构合理、生长良好、功能完备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及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以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营运。

    三是分类施策,科学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五大功能区域的战略部署,林业生态建设应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色发展”的原则,实行分区治理。都市功能核心区围绕经营都市林业,以“宜居、休闲”为目标,见缝插绿,拆危建绿,大力建设社区公园、小游园,搞好交通干道、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居民阳台、屋顶绿化,打造林水相依、乔灌花草结合的绿化景观。都市功能拓展区着力保护主城四山“城市肺叶”,积极改造低效林和松树纯林,培育针阔混交、常绿落叶搭配、四季景色各异的健康森林,提供生态产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城市发展新区积极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增加城镇绿色元素,提供绿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林、竹林、原料林及休闲观光林业,推进农田林网化、庭院花果化,打造精品林业,弘扬生态文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涉及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应重点建设好长江生态屏障和秦巴山区生态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干果产业,做到增绿与增收结合,实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位于武陵山区,首要任务是生态保护,重点应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坡耕地退耕还林,发展特色经济林和生态旅游业,建成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及木本油料林基地。

    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体系

    市林业局野保处处长张毅表示,要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保护管理体系,争取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已牵头组织专题调研小组赴云南省学习考察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启动了重庆市国家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五里坡-阴条岭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委托市林规院开展了现场调查和文本编制工作,草拟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意见》。

    同时,正在积极推进重庆市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以摸清家底。已基本完成“大娄山—乌江流域中山峡谷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渝东南片区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启动了“大巴山—巫山山地(重庆)”地理单元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以及渝东北和渝西片区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启动了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定工作等。

    同时,对现有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加强日常管理。组织开展了全市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对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点调研,清理了各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情况,完善了全市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信息库。评审通过了重庆华蓥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等,审查批复了江津水口寺水文站建设等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3个。缙云山、大巴山、金佛山、雪宝山、阴条岭、五里坡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列2014年能力建设项目得到国家林业局专项资金扶持。崖柏原生地救护、武陵山地(重庆)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保护类项目及巫溪阴条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已纳入国家林业局支持项目中。

    加强森林防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市林业局防火办主任胡纯武认为,维护森林资源健康,保障生态资源安全,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强化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保护好森林资源。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天敌,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建立完善的防火机制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为此,我市严格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林区直接抓的防火工作格局,同时各区县森林防火责任严格落实到山头、地块和人头,做到林区农户责任书上墙。

    二是强化防火宣传。加强《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依法治火。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提高全市居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宣传森林防火;通过移动等运营商发送森林防火短信;通过标语、广播、宣传单、警旗、条幅的固定宣传和小学生防火课、宣传车等流动宣传,切实减少人为火灾。

    三是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已批复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森林防火项目储备;加大与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在新的《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和《“十三五”森林防火规划》中加大我市森林防火建设的投入力度;组织开展我市的《“十三五”森林防火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四是强化科技防火,加强扑救能力建设。强化森林火灾预测预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继续做好森林火险的预警监测和发布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市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的会商,做好森林火险形势分析。充分利用国家林火卫星、市气象局气象卫星和航空护林直升飞机开展森林防火空中巡护,并做好疑似火点的核查、反馈工作。探索无人机在我市森林防火巡护和火场侦查等工作中的应用。

    五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争取市级森林防火专业队编制,建设专业队营房,加强市森林消防应急分队管理,强化培训、训练。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督促有森林防火任务的区县,根据林地面积、火险等级组建相应规模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体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