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浙江突发含毒赤潮 污染面积达7千平方公里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浙江突发含毒赤潮 污染面积达7千平方公里
作者:记者 张继…    资讯来源:现代金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3
 

  金报讯 浙江近海首次发现大面积含毒赤潮。昨日,省海洋与渔业局受省政府委托在杭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公布本次赤潮受污染面积已达7000多平方公里,并在继续蔓延;“元凶”米氏凯伦藻对水产品的影响正在紧急检测之中。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认为目前赤潮尚未对浙江的初级水产品产生影响。

  浙江北部海域“毒赤潮”正在蔓延

  5月30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海监飞机在浙江北部海域巡航监视时发现,在舟山花鸟山、嵊山、中界山、朱家尖、虾峙岛等一线两侧10公里范围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面积已达7000多平方公里,并且在继续蔓延之中。赤潮颜色为暗红色和淡紫色。

  5月31日,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从上述海域的朱家尖东部及虾峙岛海域监测到的赤潮生物疑似为国际公认的含毒的米氏凯伦藻;舟山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31日和6月1日在嵊泗嵊山现场监测到的赤潮生物为具齿原甲藻。另据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在南麂尖山、破屿、上马鞍等海域也发现了面积不等的米氏凯伦藻和具齿原甲藻。

  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昨日介绍:这样大规模的含毒赤潮,在我省还是首次发现。

  影响海域贝类采捕活动紧急叫停

  据省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有关因本次赤潮使鱼类、贝类受到伤害的报告,但鉴于本次赤潮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有可能向养殖区蔓延,对浙江的渔业生产和水产品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为最大限度地减轻赤潮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省政府决定紧急启动“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应急预案”。

  从即日起,暂停赤潮影响海域内的贝类采捕活动;沿海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有影响海域的巡航检查,并广而告之宣传到户,指导养殖渔民要避让风险以及避免抽用被赤潮污染过的海水;沿海各地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赤潮的变化情况,及时帮助和指导水产养殖单位和渔户采取必要的防范应对措施。

  专家提醒慎食贝类水产品

  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到本次赤潮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但又关部门正密切监视海水养殖的初级水产品的质量状况,一旦监测到水产品可能影响到食用安全,将立即阻止有关水产品进入市场。

  省政府要求当前沿海各地的工商、卫生、质检、渔业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坚决封堵织纹螺、海捕河豚鱼等有毒水产品的上市流通。

  由于本次赤潮没有影响到海涂,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昨提醒广大消费者不必对本次赤潮产生恐慌,可以放心食用鱼类水产品,慎用或暂时不用贝类水产品;有关本次赤潮对水产品影响的最后检测结果一出来,会立即向社会公布。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浙江宁波阶梯式水价节水初见
    环保局长岂能掩饰污染
    南京外秦淮河耗资30亿治污后
    黄河四支流几乎“有水皆污”
    废弃电器污染者负责
    严防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相当严峻 已
    环保总局即将在全国范围开展
    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现象值
    哥伦比亚森林火灾损失严重 水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