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250万吨矿渣成炭圆 秀山“锰都”期待恢复生态 | ||||||||
作者:记者徐庶… 资讯来源:重庆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3 | ||||||||
本报讯(记者徐庶实习生周冬梅)被誉为“亚洲第一锰都”的秀山县正面临一道难题:250万吨矿渣如何复绿?锰废水如何才能彻底零排放?昨日,该县有关人士称,他们寻遍全国至今未找到良方,期待专业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锰矿带来滚滚财富 秀山县副县长刘毅证实,亚洲储量最大的“锰三角”中,方圆7000平方公里地盘包含湖南省花垣县、贵州省松桃县和我市秀山县,其中贵州、湖南均只有年产10万余吨的规模,秀山县锰矿储量2500万吨,年加工成品18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锰都”。 秀山县锰矿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2003年开始规模化发展,迄今有锰矿加工企业18家。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锰业在渝东南门户———秀山县的地位:2004年,该县税收约2亿元,锰业贡献1.4亿元,占70%%;目前,近3万人在锰矿业就业,全县城镇化率由前年的12.6%%提高到17.4%%。 250万吨矿渣烫手 滚滚黑金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环保难题。 7月15日,秀山电解锰污染被列为我市今年首批挂牌督办案件,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环保局等6部门要求该县今年12月31日前治理达标,否则启动行政问责。 为此,秀山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环保整治续战年”,县政府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责任书”,要求县域内3条河(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所设市控断面满足三类水质标准,县城饮用水源达标率100%%。 据统计,该县多年来积存的锰渣达250万吨,虽然全都用堤坝拦截不准下河,但这些含有重金属的锰渣如何恢复生态却成了一个烫手山芋,现有的“土办法”是复土植绿。 该县有关人士称,他们为此到湖南、贵州等地考察取经,期望找到最先进的治理技术彻底还原土质,无奈找遍国内锰业基地,至今没有找到良方。 |
||||||||
资讯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申城镀镍废水回收利用网络覆 高浓度难降解炼油碱渣废水好 偷偷排污:“老鼠戏猫”的游 “黑匣子”监控医疗废水排放 且看高耗能行业如何治水 多条支流废水直接入河水质富 废水污染致使千岛湖水生生态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