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上海立新规整治环保“顽疾” | ||||||||
作者:陆文军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 | ||||||||
——环保部门暂扣、封存权确保堵截污染源。新条例规定,环保部门在一定条件下有暂扣、封存的权力,堵住了原先环保法规的漏洞,大大提高了环保违法成本。 ——新条例明确规定,各企业对自己的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负法律责任,谁的排放口出问题就找谁算账。孙建说,以前经常出现甲企业排污口被查出排污超标,却指认是乙企业借道排污。而环保部门容易陷入这样的“取证困局”,消耗大量的执法成本。现在新规定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间互相推诿的情况。 ——环保措施不到位,甭想搞房地产。有些房地产商非常短视,只顾造房赚钱,根本不考虑排污设施,或者造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污水处理设施,最终还是把生活污水偷偷排入河道。根据新条例,环保基础设施不合格,就不允许建房产项目。 ——“限期治理”不再是排污“防空洞”。以前对排污不达标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措施也让环保部门头痛,有些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钻空子,把“限期”当成了排污“防空洞”,在此监管真空期内大肆排放。新条例规定了限期不超过12个月,此外 “试生产”也不再是乱排放的借口。 ——曝光污染企业名单比罚款100万元还有效。记者注意到新条例规定: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排污单位,环保部门可以公布违法排污企业名单。上海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黄震说,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对排污违规、违法企业的公布措施,将大大提高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有时甚至比罚款100万元还有效。 孙建说,新条例还作出了“超标违法”的新规定。以前要认定排污违法,必须有排放超标的事实,同时必须认定排放责任人主观故意。有些企业就利用这些漏洞,进行狡辩,百般借口就是不承认故意排污。新条例规定,只要确定排放超标、并严重污染环境,就可以认定违法,箭头直指“取证难”、“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那些“滑头”企业将“没有任何借口”。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经济形势虽好 还需注重节能环 世界主要手机 电脑制造商环保 控制污染总量上海包产到户 张德江要求环保实现三个转变 评论:寻求环保治理方式的“ 南方观察:科学发展呼唤“环 三年“环保规划施政”成效明 环保创佳绩,“绿色”应可期 期盼环保“扭亏为盈”[经济参 诺基亚杯中国少年环保梦想短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