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水是如何“治”的——太湖采访见闻录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水是如何“治”的——太湖采访见闻录
作者:魏永刚 李…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2

  采访太湖治理与开发,无锡的同志建议我们去看看五里湖。

  这是一个太湖探入无锡市的内湖,因为古代的范蠡曾泛舟湖上,又名蠡湖。今天的蠡湖是无锡最大的免费开放公园,山水相拥,绿染两岸。

  蠡湖“亮”出来时间不长。蠡湖水面由最大时的9.5平方公里曾减少到6.4平方公里。工业污水直排湖中,散乱的建筑遮蔽了曾经秀美的湖光山色。从2002年起,无锡把整治蠡湖当作重要工作。短短几年,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面扩大到8.6平方公里,有些地方又出现了鱼儿。

  蠡湖是太湖治理的一个缩影。蠡湖的治理让人们看到了太湖治理的希望。

  责任心:保护太湖是共同的责任

  “太湖不是无锡的,也不是苏州、湖州、常州的,倒是无锡、苏州、常州、湖州都是太湖的。保护太湖大家有着共同的责任!”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徐伟荣这样说。他把太湖称为“母亲湖”。

  把太湖称为“母亲湖”的,不仅仅是徐伟荣一人。在无锡和湖州这两个湖边城市里,“母亲湖”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称谓。这个称谓表现出的是保护和治理太湖的责任心。

  太湖有三分之二的水量来自浙江湖州的东、西苕溪。安吉县是苕溪发源地。这个县是全国第一批生态县。尽管这里经济状况在太湖沿岸还不算富裕,但农村实现了生活污水与垃圾的集中处理,有100个村用上了污水处理装置。他们还提出,要在5到10年建成国际水平的生态型百强县。

  生态建设是“慢功”,不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吗?湖州市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李东民坚定地回答:“肯定会有影响,但这是为太湖做贡献。即使影响一些,也要做。”

  蠡湖虽然只有区区8.6平方公里,但无锡市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治理以来,在这里已经投入了将近20多亿元。这项工程包括湖岸整治、生态清淤、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等多项内容。在这么小的地方投这么多钱,值不值?无锡市环保局局长顾岗说:“值!无锡靠太湖最近,治理太湖最有紧迫性。”

  决心:四个“铁”字治理环境

  整治矿山,关闭污染企业,保护生态,湖州市市长黄萌在全市动员大会上说了四个“铁”字:“下定铁的决心,落实铁的措施,采取铁的手段,严守铁的纪律。”

  这四个“铁”字表现出太湖沿岸人们对治理环境的坚强决心。太湖流域曾经是乡镇企业发达的地方,很多小企业为当地发展作出过贡献。为了保护太湖这一盆清水,关闭污染企业成为各地的选择。而关闭企业,不下决心是很难办到的。

  南浔是湖州的一个区。虽然不靠太湖,但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很高的自觉性。去冬今春,这里在短短5个月内关闭了26座黏土砖瓦窑,仅仅是拆除这些砖瓦窑就需要经费1500万元左右。他们没有任何怨言,按期完成了26座砖瓦窑的拆除工作。这么短时间,完成这么一项工作,没有一定的决心,谈何容易!

  关闭矿山采石曾经是一个难题。但苏州市吴中区95%以上的矿山企业都被关闭了。吴中区代区长俞杏楠介绍,他们不仅关闭了矿山企业,还积极开展采石山体整治复绿。2002年以来投入6400多万元,采用“生物防护”技术,对采石山体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复绿面积87万平方米。如果不下大决心,关闭矿山这样的难题,在太湖

  流域又如何能“迎刃而解”呢!

  信心:污染是可以治理的

  无锡市副市长刘鸿志是今年由国家环保总局挂职到无锡锻炼的干部。对于太湖治理,她感受更深刻。

  2004年,正是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的第十个年头,她再次来到无锡看太湖,住在蠡湖边上一个宾馆,透过窗户,正好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她说:“十年了,我数次到这里来过。过去看窗外的太湖,总感到治理工作太难了,如何做好呢?经过十年多努力,水质终于变好了,湖岸环境也美了。”她说,“从蠡湖的治理我们看到了希望,这几年的变化说明,污染是可以治理的。”

  “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太湖的变化让人们对治理污染充满了信心。沿着太湖采访了十多天,我们发现,这样的信心至少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太湖流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2005年,太湖流域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13.5%的GDP和20%的财政收入。这个地区3900万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整个太湖流域,城市化率已达到65%。有了这样的基础,就使该区域有能力来治理环境。

  其次是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在湖州南浔区,记者看到古镇小道上,即使摘豆角剩下垃圾,也被小心地堆放在一边,等着专门的人来收集。过去多少年生活垃圾投向水里的习惯,现在已经改变了。从这些小事上,我们感受着人们浓浓的环保意识。

  三是对未来的规划中,生态和环保都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江苏苏州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成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江苏无锡“十一五”规划提出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其中之一就是:“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浙江湖州市提出“十一五”发展新路径有四条,与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并列提出的是“生态优市”。

  有了基础,有了认识,又有了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太湖水一定能一天天变清!(记者 魏永刚 李佳霖)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2.3亿方长江清水解燃眉之急
    环太湖实施“蓝天碧水”工程
    武汉城市发展欲作“水文章”
    “这两年,鱼又回来了”:太
    太湖湖畔日记:湖州离湖更“
    水是如何“护”的——鄱阳湖
    三大技术“疗伤”太湖
    西大洋有盆放心水
    乳白色的水臭味刺鼻 京城景观
    中科院专家杨林章呼吁:太湖须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