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国家报告》发布 | ||||||||
将成为今后我国编制国家行动计划的基础技术文件 | ||||||||
作者:记者徐琦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9 | ||||||||
据介绍,这一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各海区基本状况;主要陆域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护海洋环境的现有主要行动;推行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家计划;海洋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建设;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有关问题与建议。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4方面:城市污水处理率不高,基础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面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环境监管工作面临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NPA的组织协调和编制,加大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进一步完善船舶污染控制、港口环保设施建设相关法规和标准,建立船舶污染物排放跟踪信息系统,对船舶进行联网监控;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国家从政策和建设资金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海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开展经常性的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海洋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支持公众参与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 报告说,中国近海海域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区,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岛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目前已建有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9个,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此外还建立了8处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多种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景观地貌和自然历史遗迹等多种有价值的海洋资源。同时,以服务为基础的海洋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海洋经济领域出现了由“资源”开发向海洋“服务”的转变。 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良好,局部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况。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占67.2%,与上年相比上升17.6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8.9%,下降6.5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下降11.1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四大海域近岸海水水质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黄海和南海水质总体上较好,渤海水质一般,东海水质较差。全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广西、山东和广东省(自治区)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较好,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较差。 据了解,目前有60个国家已经提出或正在制定各自的国家行动计划。中国是参加GPA协定的成员国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南中国海与泰国湾项目及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统项目等区域性计划的成员国。在国家行动层面上,对应GPA需求,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协调下,交通部、农业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环保绿化委员会等部门正在抓紧编制“中国保护海洋免受陆源污染国家行动计划(简称中国NPA)”,以指导和推动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目前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了中国NPA现状报告、涉海部门报告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完成。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世界10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中国 云南5年内将再投入70多亿治理 保护中国海洋是对国际环保事 专家警告渤海10年后将成“死 农村不是污染“避难所” 伊河源头:多数污染被整治 少 中国首次发布绿色GDP报告 污 中国首次发布绿色GDP 2004年 联合国保护海洋环境审查会议 牤牛河污染等六大案件被挂牌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