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资讯正文 | ![]() ![]() |
|
||||||||
大连千亩海参圈遭不明原油污染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紫日 资讯来源:中国渔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6 | ||||||||
辛苦侍弄一年的参圈,却突然漂进了黑色油粒;眼看即将迎来丰收,如今却日夜担心海参会被污染……前不久,大连瓦房店市交流岛乡北炭窑村的13家养殖户经历了从喜到悲的情感落差。大海本是这些养殖户赖以生存创造财富的源泉,但因为前天下午,一股夹杂着黑色颗粒状原油的潮水突然涌进海湾,致使这里的1300亩海参圈面临污染危机。 养殖网具沾满斑斑油迹据介绍,去年,北炭窑村13家养殖户在海边新开辟了近1300亩的海参圈养殖海参,每个海参圈大约投资200万元。“投海参苗分大苗和小苗,投大苗的今年就可以采捞出售,投小苗的则要再等一年才能出售……”13家养殖户之一的唐先生告诉笔者:“原打算过几天就打捞海参卖个好价钱,可现在竟然遇上这事……”。 在几名看圈人的指引下,笔者来到受污染的海域。看圈人孙大爷告诉笔者,海水中的油粒属于重油,一般不漂浮在水面上,所以乍一看不会发现。笔者跟着孙大爷沿着海岸寻找,果然发现,一点点、一块块已经凝固的黑色油粒还沾在岸边的岩石上,笔者用小木棍挑起一块,发现这些油粒黏性较大。比起岩石,海参圈进水口处的用来过滤鱼卵的网具则污染更为严重,沾在网具上的黑油粒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张网面。 业户对海参存活状况担忧孙大爷讲述了他目睹的黑油事件:5月6日下午2时许,海水涨潮,一般在这时,看圈人都会打开参圈进水口换水。“当时我还没注意到海水和平时不一样,直到我收网时,我才发现网上竟然沾满了黑油珠……” 孙大爷当时很诧异,于是跑到海边仔细查看。原来,在翻滚的潮水里不时浮动起一块块颗粒状黑油,“最大的有鸡蛋黄那么大”。有着几十年养殖经验的孙大爷立刻被异常情况吓呆了。“海参是很娇嫩的东西,万一它们碰到这样的油粒,用不了几天就会化掉。”孙大爷赶紧关掉参圈进水口的阀门,忙乱中,孙大爷的衣服上也蹭上了一片黑色的油迹,但此时距他往参圈放水已经过了近两个小时,“可能已经放进去不少油粒,也不知道现在海参是死是活……”遭受污染的13家养殖户都对自家的海参存活状况忧心忡忡。 环保部门尚未接到泄漏报告8日,笔者恰巧遇到瓦房店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正在抽取水样和油样准备拿回去化验。下午笔者从环保部门得知,从抽取的油样来看,这些黑色油粒是类似于原油的一种油类;通过该海域的水样检测,环保部门按照海域标准初步判断,该海域的水质略显超标。 而对于污染源问题,环保部门暂时没有接到污染海域有原油泄漏的报告,初步估计是有人私自排放的。目前,环保部门正大力追查污染源。笔者随后从海洋渔业部门了解到,此事正在调查中,暂时还无法统计具体损失数据。 养殖户唐先生说,现在13家养殖户都不敢开闸换水,“如果海参圈长期缺水,对海参生长很不利……”养殖户们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作者:紫日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大连再次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 大连“以纸换树日” 人民网:大连用心呵护环境带 中国惟一繁殖地游人激增 大连 数千鸭禽知宝地四百天鹅大连 大连诞生5家环境教育基地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