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成都市最大的人工治污湿地项目——凤凰河二沟水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转使用。凤凰河二沟人工湿地污水治理主体工程分为前置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两部分,每日可处理2万吨污水。原本黑臭的河水首先通过地下管道流入近1.5万平方米的人工快渗系统,进行前置处理;之后,河水从快渗池流入人工湿地,潜流进湿地的砂石之中,距离地面大概10公分。在这些砂石上,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的根系深入砂石层,与其一同组成了层层“过滤网”,在水流动的过程中,将污染物吸收。近日,记者在凤凰河二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一边是黑如墨汁般的“臭水沟”,一边是碧波荡漾的“小溪流”,两边的水质有着天壤之别。
除了具有治污功能外,凤凰河二沟人工湿地还拥有游乐设施和一个小型的绿色湖泊广场,不仅为我市小流域实施末端治理提供了样本,也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旅游和环境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乐园。
1.沉淀颗粒 平流沉淀池有一手 治理污水的头道工序是除去水中较大的漂浮物,之后才让污水进入平流沉淀池内,把能够沉淀的颗粒进行沉淀,再由人工捞出表面的细小漂浮物。
2.除掉异味 人工快渗系统的功劳 经过两道处理工序后的污水被送往人工快渗系统,流经砂石层之后由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这道工序将再次过滤掉污水中的漂浮物,降低COD指标(COD,指化学需氧量,能够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COD数值越大表明污染越严重),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变得相对清澈,没有太大异味。
3.湿地植物 绿油油的“清洁工” 污水处理的核心区域——占地约4.8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被交错划分成若干个长方形的池子,池里种满了各种湿地植物:芦苇、水葫芦、水芹菜、香蒲、美人蕉……这些充满生命力的“清洁工”将各尽所能,更彻底地消灭水中的污染物。
4.生态治理 居民用水质量提高 经过处理后,污水变成清水,缓缓流入凤凰河二沟。工程改造前,金牛区沙河源区域未实现清污分流,雨水和沿河所有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都通过凤凰河二沟排入沙河。如今,通过生态治理,凤凰河二沟不仅将清水还给河流,也让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质量得到了提高。
“凤凰河二沟”声音
郭馨(金牛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局长):凤凰河二沟人工湿地污水治理工程位于三环路外侧的沙河上游金牛区沙河源辖区,长期以来,该区域近10万户居民的生活污水都直接通过凤凰河二沟排入沙河,对整个城市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把污水处理为地表水三类,达到直接排放标准。此外,凤凰河二沟生态乐园将于今年5月全面竣工,不仅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能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科普教育的基地。
赵瑞(凤凰河二沟水污染治理工程厂区管理员):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学的是生物工程。能来到凤凰河二沟人工湿地污水治理工程处工作,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实践中运用,我觉得很荣幸。这种人工湿地系统是比较先进的污水治理办法,不添加化学成分,并且成本相对较低,取得的效果也优于其它办法。
黄宗明(凤凰河二沟污水治理操作工人):这个生态污水处理工程很好!你看,那么脏、那么臭的水通过这几道工序之后,就变得清清亮亮的,一点异味都没有。这种治理方法不会产生污染,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措施,值得向更多地区推广。
本报记者 钟宇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