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资讯正文 | ![]() ![]() |
|
||||||||
中部崛起应是绿色崛起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戴少华 资讯来源:中国财经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5 | ||||||||
翻开中国的经济版图,你就会发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他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是中国的金融、贸易、航运、制造和对外开放的中心,正是由于以上经济圈的存在,中国经济才能得以飞速发展,他们在中国经济中乃至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是环境注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经济增长是必需的,但增长有一个方式问题,需要科学发展。新一届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出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地区之间要统筹平衡。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中央先后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如何抓住这一机会实现崛起? 当我们面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地理的实际情况,中部崛起是重新复制珠三角、长三角模式,还是另辟蹊径?很显然,我们需要探索一条新路。我们能否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既能直面当今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优势实现中部崛起?这种模式是什么?它就是“中部绿色崛起”。 所谓“绿色崛起”就是要突破中国现有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定准中部地区的位置,将中部地区建设为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区、中国“绿色之都”、中国文化产业区、中国“后花园”。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区 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不高,农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只将农业作为一种解决温饱的工具,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注重生产关系的调整,忽视生产力的改善,注重生产总量的提高,忽视农业质量的改善,造成农业在我国长期以来是低效产业,缺乏吸引外来投资的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部地区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建议中央将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试验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中国参与全球竞争、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中心,一个现代农业中心对于中国的作用,从长远看要远远大于一个金融中心。建设现代农业区,需要中部地区胸怀全局,艰苦奋斗,更需要中央高瞻远瞩,鼎力支持,特别是体制和政策的支持。 中国“绿色之都” 中部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要率先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的地区,建设成为中国的绿色飞地,成为中国的“绿都”,成为阻止西部沙漠东扩南移的新万里长城,从而对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完成这一伟大工程,中部地区要大力兴建绿色工程,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林业工人,大力植树造林,要让中部地区变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产业基地,要用15年的时间使中部地区整体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当有一天中原大地绿色葱葱,荆楚赣徽山青水秀,当我们又见到了八百里洞庭,看到了浩淼的鄱阳,当长江、黄河流过中部时是那样的清澈,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崛起的中部,一个文明与兴旺的中部。 中国文化产业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意志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把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产业进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对外输出文化产品,不仅输出了国家形象和自己的价值观,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的根所在地,文化底蕴相当深厚,振兴中华文化,中部责无旁贷。如何将振兴中华文化与打造一支强大的中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课题,同时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大金矿。近年来,中部特别是湖南的文化产业搞得有声有色,但广度和深度总不足,站在橘子洲头,遥望千年学府,中部崛起的机会和聚宝盆其实就在身边。 中国“后花园” 如果中部成为了中国的现代农业区、中国的绿色之都,中国的文化产业区,再加上中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部就将成为中国的后花园,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到那时,东部的、西部的、北部的、南部的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盼望到中国的中部旅游休闲,那将产生多么巨大的经济效益。旅游是一个宏大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中国,旅游休闲即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小的活动,中部地区应该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充分将旅游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充分赋予旅游休闲深刻的内涵,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全力建设中国的后花园,这是中部崛起的重要任务。 中部绿色崛起并不排除中部地区基于自身优势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并不排除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它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刻分析中国的实际、中部地区的实际,建立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当我们在思考中部地区如何崛起时,我们首先要确定中部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思路,如果我们沿袭别人的老路,我们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特色,张扬自己的个性,从而失去竞争力。地区间的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如果地区间的竞争变成了地区封锁和产业的重复建设,那不是资源的重大浪费?如果一个国家地区间没有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那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中部绿色崛起向往的是一种富裕的、舒畅的、田原牧歌式的生活方式,这种发展模式既符合中国天人和一的文化内涵,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觉醒,既是对现有体制和思维的反抗,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选择。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资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