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气候适应,公共空间更新改造要考虑如何给城市降温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5:36自2025年5月12日起到10月18日,上海市居民已有160天在度夏,接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长天数——2021年的162天。这一季的高温更令人印象深刻。据徐家汇观测站数据,曾有连续2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打破了保持99年的连续24天高温纪录;全年高温日(日最高气温≥35℃)有54天,超过了2024年的52天,其中还有1天在10月,上海152年以来的10月中旬最高气温纪录也被打破。 未来数年内[阅读全文]
 - 
            
刘长松、潘家华:“十五五”时期,我国该如何全面应对气候变化造
[内容预览]
| 2025/10/22 16:51:21气候危机加剧,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首次突破1.5℃,国内极端气候事件突发频发,给城市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峻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十五五”时期,亟须加强应对气候安全风险的战略规划,加快构建气候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气候安全屏障。 全球气候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全球气温持续上升,气候安全形势严峻,[阅读全文]
 - 
            
科学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
[内容预览]
| 2025/10/20 8:53:27系统谋划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是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保障,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有力支撑。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为全国层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谋划实施注入了新动能。 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力度明显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规模显著提升。笔者认为,[阅读全文]
 - 
            
开启中国碳市场建设新征程,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
[内容预览]
| 2025/8/29 16:47:01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实施我国积极应对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政策工具。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定位、中长期路线图和推进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确立了碳市场作为控制[阅读全文]
 - 
            
如何评判“零碳”,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解读
[内容预览]
| 2025/7/9 20:53:53 - 
            
《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解读
[内容预览]
| 2025/3/14 17:35:30 - 
            
专家说 | 如何理解全面绿色转型?抓手在哪里?
[内容预览]
| 2024/12/12 17:18:50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实践和启示
[内容预览]
| 2024/11/27 9:31:07 - 
            
保护好红树林,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内容预览]
| 2024/11/4 10:23:31红树林是全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当前,保护好红树林,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红树林保护具有全球意义 红树林群落既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红树林对[阅读全文]
 - 
            
推动长江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内容预览]
| 2024/10/29 11:16:05张丛林 徐家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对于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阅读全文]
 -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内容预览]
| 2024/9/14 10:58:13张丽荣 孟锐 王夏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其中专门部署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既包括了对已有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也有根据现实需求和探索总结而提出的改革新举措。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成为《决定》重点关注的新内容。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未来将面临哪些挑战?
[内容预览]
| 2024/8/26 9:47:18 - 
            
应确立地下水污染场地“分类分级”防控体系
[内容预览]
| 2024/8/20 10:28:26本报记者 韦璐 地下水是我国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必须补齐的短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介绍,我国为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11年出台《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3年出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水十条”“土十条”中都将地下水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2019年、2021年先后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地下水管理条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阅读全文]
 - 
            
钟寰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内容预览]
| 2024/8/14 21:44:2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出台,对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总体部署和安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意见》的出台,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阅读全文]
 - 
            
从“推动建立”到“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案例可借鉴吗
[内容预览]
| 2024/8/11 17:53:03 - 
            
促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容预览]
| 2024/6/21 15:26:28吴险峰 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控制性生态要素,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将节水列为我国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的优先选项,将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节水产业和节水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节水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阅读全文]
 - 
            
热!热!热!高温背后的冷思考
[内容预览]
| 2024/6/15 17:42:22 - 
            
发挥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引领作用 探索电碳市场协同发展
[内容预览]
| 2024/6/12 23:59:24王乃祥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均属于激励性政策措施,两者的支持对象有所重合,容易引发大家对两个市场发展的关注和热议。本文在梳理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绿电绿证交易市场基本概念、发展由来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各界正确认识两个市场的区别与联系,在相关主管部门指导下推动市场协同发展。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绿电绿证交易市场现状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鼓励各类社会主体自主[阅读全文]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把握好“三个核心命题”!
[内容预览]
| 2024/4/21 22:29:54 - 
            
做好大型场地绿色生态修复要突破哪些关键技术?
[内容预览]
| 2024/4/1 9:30:23梅丹兵 宋志晓 董璟琦 张红振 “双碳”目标背景下,区域整体绿色生态修复受到社会高度重视。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重点是指我国历史遗留污染密集区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区,尤其是化工园区、工业聚集区及周边的土壤地下水污染。当前,我们对大型场地复合污染空间异质规律、时空演变机制、风险演变机理仍不清楚,同时缺乏针对大型场地的区域修复技术和评估模式。 当前面临哪些实际困难? 对于大型场地这样的典型[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