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节能降耗,大户岂能如此消极
Eedu.org.cn 作者:季明    资讯来源:科技网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10
    上海市人大日前对全市耗能量排名前200位的企业进行有关节能的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仅55.5%,89家耗能大户对调查保持沉默,111家回答问卷的企业中仅有6家认为自己能耗降低的潜力超过20%,77家企业认为自身潜力在10%以下。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展如何,关系重大。上海市人大的问卷调查中,多数重点能耗企业悲观消极,是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

  据统计,上海900家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耗能,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8%左右;此次接受问卷调查的部分企业年耗能在千万吨标准煤以上,可谓超级耗能大户,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甚至看不到自身节能的潜力和可能,“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岂不要打一个大问号?!

  耗能大户节能难,企业大多归咎于“三缺”:缺资金,无法改善硬件设施和生产工艺;缺技术,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缺人才,企业以往看重的是生产经营型人才,节能人才储备不足。然而,这些现象的背后,除了企业负责人缺乏大局意识外,还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此次调查中,上海市人大代表发现,有一家大型国有化工企业至今仍在使用56台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老旧变压器,如果将其更换为新型节能变压器,每年可节约350万度电。但这家企业负责人却以改造要影响企业生产、能源支出占生产成本比例很小、“几十年都这么过来了”等种种理由,拒绝节能改造。

  出现这种情况,症结在于现行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办法。保值增值或者说效益,是当前考核国企负责人最重要的指标。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减少节能投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等短期行为,就成为国企负责人最“理性”的行为。他们缺的并不是节能潜力,而是节能的动力。

  随着地方党委换届完成,今明两年许多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将进行调整,新上任的国企领导班子不会为了节能减排而牺牲自己的“政绩”、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有关方面不能尽快在这方面有所改进,耗能大户们留给社会的必将是更为沉重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负担。[新华社记者季明]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