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这一成绩的取得振奋人心。本刊特意选取了一些典型加以介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反映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展现各地、各行各业对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能源大省的转变———
山西阔步迈向“节能大省”
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能源大省山西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攻坚战,淘汰高耗能产业、关停高污染企业,共取缔带“污染”的产能达1000亿元,占到该省2006年GDP总量的五分之一,从而使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质量得以深刻转变和大幅提高。
在山西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三组数字特别引人注目: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0%以上,二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25%,三是污染排放物下降40%左右。后两组数字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是山西自加压力主动制定的。这是硬指标,难度很大,山西是如何落实完成的呢?
山西省经委主任洪发科介绍道:一是加强节能减排法制建设,在今年相继出台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方案》、《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等法律制度,完善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运用市场机制来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今年以来山西推出一系列经济政策,以价格杠杆支撑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三是采取行政手段,让政府履行环保第一责任。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山西省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处分暂行办法》,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奖惩制。
记者查阅了山西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诸多手段,实施节能减排的大事记:
年初,山西对重耗能企业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在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钢铁、水泥6个行业继续实行高电价的同时,将黄磷、锌冶炼两个行业也纳入高电价实施范围。
4月17日,山西省公布采用新的地区发展指标体系,对2006年全省及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结果,一些长期傲居前列的经济强县、煤炭大县、焦炭大县由于环保失分,位次后移。
5月18日,山西省政府举行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与太原、运城等九个城市的分管市长签署了“责任状”,分解节能减排任务,实施“脱黑帽”工程。
6月,采取强制措施关停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到10月已关停197座。
9月,山西对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44项量化指标中,节能减排的比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权重达到了6%,为各指标之最。
10月,通过多方筹措,晋城煤业集团将中国第一笔二氧化碳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交易————世界银行1400万美元购买的减排指标揽下。
11月,山西对退出全国污染严重城市之列的阳泉市重奖100万元。
近期山西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过硬的措施落实节能减排。
12月12日上午,随着现场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全球最大的不锈钢企业————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的2座43m焦炉又被拆除,这是继8月16日拆除6座20吨电炉和9月7日拆除2座330立方米小高炉之后,太钢在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通过这样的努力,人们有理由相信,“到2010年,山西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06年的289吨标煤下降到221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06万吨,较2005年减排21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336万吨,较2005年减排51万吨”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一家中央企业的行动———
中国石油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本报记者 何振红
抚顺石化是一家有着80年历史的老企业,既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等“烦恼”,又面临着环境容量有限等“先天不足”,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厂,近5年来却创下了能耗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下降,各类污染物排放降低50%左右的良好成绩。
抚顺石化只是中国石油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集团要把节能减排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举全集团百万员工的集体力量,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推动企业集团又好又快发展。仅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集团就实现节能70.8万吨标煤,节水3123万立方米。
研究制定政策,加强组织领导,是中国石油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一个着力点。今年以来,针对节能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中国石油集团相继采取了多项强化节能的政策措施,制定了《集团公司关于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和《集团公司2008—2010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新组建了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设立了“过程能量系统优化”重大科技专项,加大了节能减排的专项投入,建立了节能减排的专项奖励制度,切实把节能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制定考核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是中国石油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二个着力点。他们按照“十一五”节能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和目标管理要求,制定并下达了本年度节能总体目标和对各企业、专业公司的考核目标,并将考核目标层层分解、细化,纳入了对所属单位的考核。同时,为合理评价重点单位用能情况,制定并下达了本年度节能监测考核任务,组织6家监测机构共对12家油气田企业、17家炼化企业和3家管道企业的8356台(套)重点耗能用水设备、23条蒸汽管线进行了监测评价。
突出节约重点,抓好优化运行,是中国石油集团推进节能工作的第三个着力点。为深入开展节约降耗、挖潜增效工作,集团各单位积极开展“找差距、上措施、创达标、争先进”活动。油气田企业突出抓好以节电、节气为主的节能工作,大力实施节电降耗和伴生气的回收利用工程,在提高机采、注水系统效率及降低网损和放空损耗上推广应用多项技术措施,加大节能技术改造。
实施十大工程,加强技术示范,是中国石油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第四个着力点。今年,他们全面实施了“能量系统优化”、“自用油替代”、“伴生气回收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全年重点安排放空气回收、机采系统节电、能量及水系统优化等节能项目共计112项,下达投资18.8亿元。
强化各项管理,开展先进企业创建活动,是中国石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五个着力点。他们开展了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了集团内重点节能企业标准,建立了《集团公司节能节水统计报表系统》。同时,还组织开展了能源审计实施方法及内容研究,正准备展开试点,逐步推广。为统一、规范公司节能节水型企业的创建活动,他们还制定了《集团公司节能节水型企业考核评比办法》,组织开展了2007年度对油气田、炼油化工、管道和工程技术与生产服务企业的现场检查考核工作。
一家商场的实践———
金源新燕莎履行商业节能责任
本报实习生 吴 莉
作为北京较大规模的商业单体,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采用先进的物业管理技术,对商场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商场电梯等设施进行科学管理,开展商业节能行动,积极履行节能责任,树立起现代商业节能的新样板。
笔者从北京金源新燕莎中心物业保安部部长时玉祥处了解到,采用变频式空调系统是商场的一项重要节能降耗的措施。目前,商场主要采用的是室内外温度联动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在购物中心公共区域内安装了100多个温度监控点,在保证正常经营需求的前提下,随时监控楼内的温度,以便适时调节,从而保证整个商场温度的正常均衡。另外,在部分商户的店面,还安装了温度计,使商家能随时了解温度的变化,情况变化时可以及时和物业部门沟通。采访正值上午11点左右,温度计上显示温度为24℃。据时玉祥介绍,下一步物业将给每户商家都装上温度计,采用自动和人工调节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每天派专人定时采集温度信息,根据商户的不同需求和灯的数量来调节风量,特别是在换季的时候,以减少浪费。整个购物中心约55万平方米,有数百台空调机组,加装变频器后可节电20%—40%,每台机组每天可节电484千瓦时,全年除去春夏送新风的时间60天,按照供冷和供暖300天计算,每台可节约用电14520千瓦时,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资金大约400多万元,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