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科学守土刻不容缓
Eedu.org.cn 作者:许朝军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31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土壤污染防治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说,土壤的污染修复将成为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土壤污染虽然看不见,但却是污染程度比较高的污染。在生活中,一些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废物直接排入土地,直接污染土壤;一些剧毒农药和化肥对土壤机构和性能产生破坏性改变;一些工业废气导致酸雨等降落也对土壤造成污染伤害;还有一些不科学的掩埋处理固体废物以及随意乱倒乱扔生物排泄物等,都在无时无刻地威胁着土壤的安全,都从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污染着我们脚下的土地。
  据专家介绍,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由污水灌溉造成的耕地污染达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将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开展以土壤保护和修复为主要内容的守土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为什么土壤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作怪。如认为土壤能自己调节,种植作物等只重视作物的收成和种植质量,而忽视了对土地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处理废弃剧毒物品时只注重如何减少这些物品与人们的接触,而忽视了这些物品对土壤成分的破坏和腐蚀,只注重外在环境的治理和改善而忽视土壤结构和成分的维护与修复等。这些行为和认识往往导致我们的基层环保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注重了守护周围环境而忽视了脚下的土地,注重了地表以上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而忽视了如何科学守土、保护我们最依赖的土地环境。相对于水、空气等的保护而言,土壤的保护形势也极为严峻,而且意义也非常重要。很难相信,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健康的土壤,我们还能怎样和谐地生存与发展。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外在的看得见的生活环境和生存必须依赖的显性环境,更要重视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默默奉献的土壤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每个公民、每个环保工作者都应该对土壤保护做到高度重视,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如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关键就是要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是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查摸底和公开,既摸清土地污染具体情况,为采取具体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措施打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认识土壤环境、认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为保护土壤环境奠定扎实基础。
  其次是通过立法保护。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土地用途、土地使用、土壤保护等做出严格的规定,禁止非法改变土壤成分、结构,禁止造成土壤污染等行为的发生。就像治理水和空气污染一样,既有法可依,又有执法依据,用法律来维护土地的尊严和健康。
  三是结合区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对农业区域,要积极推广科学施肥、科学种植养殖、科学灌溉等措施,积极推行生物方法预防病虫害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废水、剧毒农药以及不良灌溉管理行为对农田和生活土壤的污染和破坏。对于工业区,应该根据实际在源头上控制高污染企业的审批和生产活动,禁止企业工业废气、废水等直接排入土壤、污染土壤,同时防控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排放与挥发导致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四是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和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对于增加土壤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发现、分离和培养新的微生物品种,以增强生物降解作用效果良好,是提高土壤自身净化能力的有效做法。
  无论是环保部门,还是基层政府部门,都应该从保护土壤、守土有责的角度,加大对土地保护和科研的投入力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在控制外来污染破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追求土壤保护的科学化和最大效果化,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土壤环境。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