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Eedu.org.cn 作者:丁一汇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9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一汇

  编者按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技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保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亚太经社和世界气象组织,将在4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机制,寻找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途径,研讨促进技术研发和转让。为了配合这一重要会议的召开,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本报特开设“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专栏,每天刊发一篇有关专家学者的文章以飨读者。

  气候变化科学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领域,主要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根据对近100年的观测资料特别是温度和降水资料的分析,研究气候系统所发生的显著变化。2.探讨人类活动和自然变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近百年到近千年温室气体增加的数据,并与历史趋势相比较。3.研究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检测人类活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4.在研究气候变化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的物理过程和机制,特别关注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和相互作用。5.预测未来100年以至更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关注在未来变化情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及气候突变发生的可能性。

  近20年来,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积极响应。目前,我们基本弄清了近100年气候变化的事实和主要特征,并得出近5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时期的结论。取自地表、大气对流层、平流层、海表、海洋上中部以及积雪、北极海冰、陆地冰川的大量观测数据证明全球变暖的趋势非常显著。

  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地球各圈层,涉及长期的历史演变,决定气候变化的因子是多样的。气候系统内部的因子更为复杂,而我们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不同声音和争议。近年来,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对自然变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的深入分析间接回答了相关争议,达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高的共识。这为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供了科学基础。

  随着观测资料的改进和更先进气候模式的应用,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也在逐步深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将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果关系的判断由原来66%%信度的最低限提高到目前的90%%信度,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家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以下观点:1.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与全球一致,但近100年升温幅度比全球略高。2.气候变化对海平面上升、冰川、冻土变化等均有明显影响。3.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总量变化也与全球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的趋势不完全一致。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旱涝在中国明显增多,江淮副热带地区的强降水明显增加。冬季风和冬季寒潮明显减少,影响中国的强寒潮强度和频率减少。5.未来100年,中国将继续变暖,且增温幅度比全球略高。北方降水可能有明显增加。6.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有明显特殊性。气温上升略滞后于中国其他地区,降水无明显增加趋势。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对我国西部水资源、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

  总之,目前我们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已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于气候变化原因的认识与未来区域气候变化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气候变化检测以及气候变化预估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多种古气候代用资料有待进一步校订,分析存在偏差;器测时期的观测资料也存在误差,尤其是20世纪前50年缺乏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对太阳和火山活动的气候影响缺少了解;对气候系统内部的过程与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气候模式预估的可靠性还不高,当前的气候模式尚需大大改进,云辐射过程、云和水汽反馈过程、陆面过程以及海洋物理过程等是气候模式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未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利用气候模式进行未来人为气候变化趋势预估在定性上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但在定量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利用气候模式进行未来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和预估,其结果的信度更低。因而加强对过去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基本规律和原因的研究,碳循环过程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气溶胶含量的趋势预估研究,气候系统内部关键物理过程与反馈机理研究,以及气候系统模式检验改进与模拟预估的研究是今后解决所有上述诸多不确定性的关键。(本报北京4月18日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