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环境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环境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记者 王…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30
  ——第五届绿色论坛侧记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际教育基金会副总裁麦里昂用这句话结束了他在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上题为《素质教育与环境保护》的演讲。

  10月27日,带着对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十几个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的官员、学者、NGO代表、大学生代表、企业家齐聚北京亚洲大酒店,围绕“环境发展与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作为2004中国环境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代表着国际环保领域一次高层的对话,绿色的理念与期盼在这里交融。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欧盟环境总司司长凯瑟琳·戴专程赶来致贺词。解振华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共谋发展是改善人类福祉的必然要求。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才能延续与进步。

  “我们必须善待地球,因为我们要永远在这里居住下去,这就是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所在。”原英国驻联合国大使克里斯宾·梯克尔首先阐述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他告诉听众,他看到的一本书中说,所有的物种都在做它们自己的工作,从生态系统中把这些物种取掉,就好象把零件从飞机去掉。我们要认识到自然资源对地球的健康是多么重要,地球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

  “身后有余忘回首,眼前无路忙回头”,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冯之浚、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德信、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尔肯江·吐拉洪及国际教育基金会副总裁麦里昂分别从人与自然、公众参与、人格教育等方面对建立环境文化的重要性作了精彩的发言。

  冯之浚说,环境文化是价值理念的问题,中国文化最优秀的地方就是和谐。所谓文化的模式实际上是解决生态环境,人和自然的关系。

  党德信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来自于良好的环境保护工作,而环境保护工作既要政府和企业来做,又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任何领域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特别是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国家、每个人,更需要依靠公众参与。他建议应推行环境信息公开化、环境民主化,建立多渠道对话机制。

  尔肯江·吐拉洪表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中国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他们也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麦里昂说,环境教育是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精神的层面上讲,我们应该成为自然的一个保护者,一个管家,环境保护应该建立在关爱他人的哲学上,这种爱的能力在家庭里面就能学得到。家庭是创造文化的最优秀机构,我们可以去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文化,一个和平的文化,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家庭文化传统,需要复兴。(记者 王宁)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欧盟环境官员访华讨论执行《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