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耕地锐减 能源紧缺 污染加剧 浙江经济三大代价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耕地锐减 能源紧缺 污染加剧 浙江经济三大代价
作者:新华社记…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5

  11月下旬,当“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羽绒之都”称号先后落户玉环县和杭州市萧山区时,很多人已记不清楚这是浙江收获的第几顶全国性经济桂冠。用“快速列车”形容浙江的经济发展一点儿不为过。从1978年-2003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3.1%,人均GDP从331元人民币增加到了2440美元,200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GDP5110亿元,到年底将超过1万亿元。目前浙江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位。

  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省为GDP的增长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代价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今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提醒各级干部群众,要正视经济规模扩大和要素供给瓶颈“收窄”的矛盾,加快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课题。为此,浙江省统计局作出了《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的专题报告。

  耕地锐减———

  当代人不能牺牲子孙的利益!

  一个县城郊区的占地面积仅数十平方米的门面,可以拍卖出180万元的天价?也许难以置信,但这事确实发生在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的浙东温岭市。

  耕地不足—经济发展—更快地消耗耕地资源,《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刻画出了浙江经济增长与其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现实。浙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全国1%多一点,但从1979年以来,这个省新减少的耕地面积达726万亩,相当于200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30.4%。

  毫无疑问,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成正比。2001年—2003年,浙江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8.45万亩。在2003年减少的62.38万亩耕地中,84%的耕地用于基建用地。

  浙江省工商联上半年调查了近千家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土地平均产值仅为0.42万元/平方米。有的开发园区规定,进园区企业每亩产出标准为15万元,每平方米仅225元。这种使用效率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国外的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许不会受限于地域面积的大小。但资源承受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社会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决定了当代人不能靠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来获得眼前利益。

  能源困局———

  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当拉闸限电跟随冬天的脚步再次光临,人们突然觉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过能源紧缺的难熬。有关针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调查说,今年上半年,超过一半的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平均每月停电11.32天。大型低压电器生产企业温州正泰集团仅一季度因缺电未能如期交货的合同值就达1.6亿元。

  《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指出,浙江是一个能源矿产极度匮乏的省份,全省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省调入。1995年-2000年浙江煤炭保有储量平均每年减少180万吨,而近几年来,每年减少的储量增加到了近700万吨。2003年全省电力消费量增长22%,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电力供应已转变为全面性、持续性的紧张。

  浙江在控制能源消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这个省每亿美元GDP的能源消费量为7.11万吨标准煤当量,比1990年下降了5.52万吨标准煤当量。但与世界水平比较仍有差距,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48万吨标准煤当量,高收入国家只有2.90万吨标准煤当量。

  “因为有发展,所以有紧缺。”放在以前,这是一句能让浙江人稍感安慰的话,可如今却意味着更大的压力。一个地方耗用资源的模式将决定其经济发展后劲,高消耗低效率的现实决定了发展越快的地区,资源消耗强度也越大,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的压力也更突出。

  环境污染———

  高增长付出惨重代价!

  《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认为,高排放和高污染是浙江经济增长中的尴尬现象。

  2003年浙江省的废水排放总量达27.03亿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10432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976万吨,表明这个省每生产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几个指标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

  环境污染的加剧,又不断拉大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支出。2003年浙江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2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支出占当年GDP的2.5%。

  这份报告透露,由于还难以建立资源环境统计与估价制度,更多的资源耗减与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目前还无法用价值量核算。

  经济增长要付出一定代价是难免的。然而,如何通过科学决策减少损失、减少代价,则是应予努力研究而且可以有所作为的。

  《市场报》 (2004年12月14日 第三版)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资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