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要重在质量积极推进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祝光耀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上指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要重在质量积极推进
作者:记者 黄冀…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2-21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1


  本报讯 12月16~19日,2004年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第二次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各地和有关部委申报的38个晋升国家级保护区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功能区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审。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等35个具有较高的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和科学性,并具备了基本管护条件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晋升和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通过了专家评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会议上指出,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4.4%,与1997年相比,占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增长了6.7个百分点。当前,应当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对一些特有性、典型性、濒危性的物种及重要生态系统和地质遗迹等,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坚持标准,严紧适度,重在质量,积极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

  在评审会议上,评审委员会委员们以科学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积极评议,评审委员们的有关建议、意见将由评审办公室汇总,并提交有关部门和评审单位修改完善后,按规定程序上报国务院批复。

  祝光耀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99个,面积达14398.05万公顷,与1997年相比,个数增加了1.16倍,面积增加了8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124个增至226个,新增102个,增长了81%,面积由2646万公顷增至8871万公顷,增长了2.3倍。总体看,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投入不足,管护能力不强,技术支撑滞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针对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现状,祝光耀强调,要稳中求进,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当前,一味追求数量的增加、面积的扩张是不可能的,也无必要。必须看到,我国自然保护区网络现在尚未完善。

  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三届三次会议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组研究报告,至今全国尚有40多个濒危动植物物种未进入自然保护区网络,100多个濒危珍稀物种未能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络;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个数、面积仅占现有自然保护区总数和面积的11.31%和61.61%,其中一大批极具保护价值的保护区必须进一步提高保护级别,加大保护力度;同时,重要的地质遗迹、海洋类、湖泊湿地类、滩涂类的保护仍是薄弱环节,必须继续加强。

  祝光耀指出,今后要科学规划,总体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上看,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大部分保护区集中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少人或无人地区。据统计,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到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4.5%,而其中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和新疆阿尔金山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0%以上。东部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东中部地区不少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同时,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类型、珍稀濒危动物类型和荒漠化类型偏多,海洋类、湿地类、地质遗迹类等偏少。要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充分兼顾各区域类别、典型、濒危状况,兼顾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合理布局。要加强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在科学考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不同区域、地区、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继续抢建一些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留下空间和物质保障。

  祝光耀要求,要批建并举、建管并重,不断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根据评审办公室调查,目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建失调、建管失衡的问题比较普遍,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但也有不少自然保护区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到位、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管护不力等问题。应抬升晋升门槛,严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准入关;要完善监管制度,开展区际间考评,建立警告、降级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要强化人员培训,加强保护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要重视保护区建设、技术标准、等级的研究,开展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努力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水平。

  祝光耀最后指出,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机制。实践证明,现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机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稳步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要进一步探索、深化、完善评审机制,从经费上和工作条件上保证评审工作的开展,确保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新增一黑颈鹤国家级自然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晋升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