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入海口地区的东营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坚持“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生态”原则,努力打造“岸绿景美、人水和谐、造福民众”生态新景观。如今,被列入2004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的水利三百利民工程和32万亩荒碱地开发工程已全面完成,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水利三百利民工程由百公里水域绿化工程、百公里骨干河道排水改碱综合治理工程和百公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组成。据了解,百公里水域绿化工程由沾利河绿化、王庄灌区绿化、麻湾灌区绿化等工程组成,投资2000多万元,绿化210公里、2.2万亩,植树242万株,把骨干河域、渠域建成了“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域新景观;百公里骨干河道排水改碱综合治理工程对沾利河、神仙沟和小岛河的110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投资5190万元。该工程在提高河道防洪除涝能力的同时,赋予了河道改碱、生态保护等新功能;百公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对双河灌区、宫家灌区和王庄二干的86公里渠道进行了高标准衬砌和治理,完成投资9568万元,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水利三百利民工程的竣工,强化了河道对两岸土地的脱盐改碱功能,改善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32万亩荒碱地开发工程共开发荒碱地35.2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10%。其中“上农下渔”11.3万亩、深沟排碱条田23.9万亩。农村绿化工程共种植速生林31.5万亩,占计划的104.4%;村庄绿化工程共植树296万株,占计划的113.8%。
在项目开发开发建设中,该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了“上农下渔”开发项目和农村绿化工程项目,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碱能改、村为绿染、树为民利的良好效果。为调动多层次投资开发种植积极性,引导村集体、农户、企业和大户投资开发荒碱地和树木承包种植,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开发经营机制。 2004年,项目区内种植的棉花平均亩产籽棉已达150公斤,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据农业部门测算,35万亩荒碱地开发后可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5万亩,养殖水面4万亩,可使农民年均增收512元;速生林种植项目在完成生长周期后,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作者联系方式:东营垦利黄河河务局 高冬柏 邮编:257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