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湿地”缺水 “天堂”起火 “芦苇坡”难觅丹顶鹤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9 | ||||||||
据新华社哈尔滨3月28日电在扎龙大火刚刚被扑灭后,人们开始关注:经过大火洗礼后的扎龙湿地,今年能否迎来北迁的鹤鸟?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分析说,扎龙能否迎来北飞鹤鸟,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补水。 每年3月下旬,在南方越冬的鹤鸟开始大批北迁,往年这个时候,在扎龙湿地已经有了丹顶鹤的身影,但如今,过火的扎龙难觅野生候鸟的影踪。 在扎龙湿地核心区工作了30多年的林甸县育苇场场长姜喜富说:“2001年那场大火后,我们发现鹤鸟改变了迁徙习惯,提前‘逃离’扎龙,而最近几年,因为干旱等原因,不少鹤鸟在北迁过程中越过扎龙飞往俄罗斯等地安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小六屯队一名姓臧的村民介绍说:“这些年,不光是鹤少了,连普通鸟也不多了。这次着了大火,鹤即使来了,也是缺吃少喝啊!” 马建章说,动物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食物、水和隐蔽所,但在严重缺水和被大火洗礼后的扎龙,这三方面条件都不够好:首先,大火烧掉了芦苇,特别是一些干旱地区火是从芦苇根部烧起来的,而芦苇是靠根系繁殖的植物,根部被焚,很难重生。没有芦苇,鹤就失去了隐蔽场所和巢材。其次,干旱导致鱼类和各种水生软体动物大量减少,鹤缺少食物。再次,鹤类一般将巢建在距水面较近处,幼鹤一出生必须有水喝才能生存,但如今扎龙湿地正处于干旱之中。 马建章院士说:“目前,留住北迁鹤鸟的关键在于及时补水。尽管有关部门还在争论补水‘谁埋单’,但在湿地存亡、能否留住鹤鸟问题前,还是暂放争论,尽快补水留鹤!”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长垣湿地千只白鹭安家 成都规划八大湿地让气候更"滋 25万公顷湿地生机盎然 宁夏 广东将实施保护湿地条例 禁 东北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 中国今年将投入5亿元保护湿地 我国湖泊即将 进行全面“体检 130多位专家建议书:呼吁对我 黄河三角洲10万亩湿地恢复工 第五次黄河调水调沙加快黄河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