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重走长江源记录 忧心!当曲源区动物越来越少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重走长江源记录 忧心!当曲源区动物越来越少
作者:刘建    资讯来源:四川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消息昨日9:30,经过3个多小时的“苦战”,前日陷入沼泽的大货车终于脱困。历经艰险,科考探险队下午1时终于抵达当曲河边。巧的是,我们遇上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队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理调查队(以下简称“青海队”),他们为遇到当年长漂的老队员感到兴奋,热情地表示将尽力为我们的科考探险活动提供支持。


  陷在沼泽地中的货车让每一个人都无法安心入睡,早上6时,天刚刚亮,队员们就起了床。此时,草原的气温仍在零摄氏度左右,很多帐篷都结了冰。我们分头去找石头来垫车轮。沼泽石头稀少,即使找到也不好带回,这个体力活它考验的是人的毅力。上午9时30分,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大货车拉了出来,队员们欢呼拥抱。


  一路颠簸,下午1时,科考探险队终于到达当曲河边。一支17人的考察队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青海省地质调查队长江源区1:250000生态环境地理调查队。得知我们是来自四川的“再探长江源”科考探险漂流队,他们十分激动。青海队的辛元红队长告诉我们,他们准备陪我们一起漂流到拉绒让纳(音),他们还要随同我们对当曲河源的数据进行测量。得知他们还将去各拉丹冬调查,我们表示将无偿给他们提供1993年和1994年在各拉丹冬拍摄的录像资料,以做对比依据。


  辛队长告诉我们,当曲河源区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沼泽湿地,但近年来湿地退化严重,这已成为当曲源区环境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家共同的感触是:“动物越来越少”。老队员回忆,1994年的当曲源区到处可见成群结队的藏野驴、藏原羚,而现在这里的野生动物很少了,草原上也开始围栏放牧,这虽然有利于蓄草,是一种科学的放牧方法,却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如何将科学放牧和保护野生动物结合,值得研究。


  河源区气候多变,中午气温很高,阳光晒得人发疼,帐篷里无法呆人。到了傍晚,气温很快降到零摄氏度,天空出现了大片乌云,看来科考队又将迎来一个风雪雷电交加的夜晚。记者刘建昨晚9时30分当曲河畔报道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动物专家称:野生虎种群恢复
    关注保护长江源 25家媒体记者
    冰川退缩泥沙增加威胁长江源
    长垣湿地千只白鹭安家
    中国目前仅存不足50只野生老
    南京要建600公里“动物通道”
    意外 走近川金丝猴生活群
    共建世界最大动物王国
    三文鱼产卵罕见高峰
    我国铁路首建动物通道 青藏铁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