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东部城市经济带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初稿)新鲜出炉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杜丽玲 资讯来源:大华网-汕头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 ||||||||
本报讯(记者杜丽玲)由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编制的《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初稿)已“新鲜出炉”。根据该规划,东部城市经济带中宝贵的滩涂资源将分为三个片区进行开发利用,工程建成后将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昨天,副市长苏耀光主持召开审查会,听取该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近18平方公里滩涂将成城市用地 东部城市经济带从汕头海湾大桥至澄海莱芜,全长约12公里,静态总投资逾54亿元。规划提出,根据《韩江河口治理规划》中治导线规划成果,该区域治导线范围内有约29.58平方公里的宝贵的滩涂资源。为此,规划提出利用部分浅水滩涂进行填海造地。滩涂开发区域从汕头港拦沙堤起,向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莱芜半岛的连岛堤。滩涂开发利用海域为19.62平方公里,除去堤防、横排主干河涌、水闸等工程占地外,将有17.96平方公里可用于城市用地。 根据规划,浅海滩涂的开发将分为三个片区,其中,防沙堤至新津河口片区西南临汕头港出海水道,规划为汕头港未来建设的储备用地;新津河口至外砂河口区域陆域现为汕头新东区所在地,是未来发展的中心地带和规划的东部经济带的主要区域,该片区主要规划为商贸、金融和市政综合功能区;外砂河口至莱芜岛片区将作为东部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外砂河口区主要作为娱乐、休闲用地。中间片区作为商贸和市政综合功能区,北片主要规划为高档别墅区。“海”味浓郁的滨海风光 东部城市经济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依据城市发展规划,把堤防建设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形成横贯东部城市经济带的滨海市政大道。根据该规划,市政大道将设计为八车道,分为靠近海堤外侧4车道和内侧4车道。 景观设计是整个工程设计的“点睛之笔”。该规划区域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在保护和利用原有景观资源的前提下,该总体规划引入新型、生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对海岸堤岸进行景观美化,将结合市政滨海大道和海堤工程间留出的空间进行防护林和景观林配置,通过簇状的防风林布置,结合带状的棕榈科景观林,形成良好的城市滨海景观特色。在上部海堤以下,在完成堤岸工程后,对场地进行必要的砂土处理,种植亲海水植物,形成对自然海滩环境的良好过渡;在下部海堤,结合海岸的自然沉砂,改造成为缓坡的滨海沙滩,形成优美的滨海景观岸线。 带来经济、社会及环境三大效益 东部城市经济带是我市城市规划、防洪防潮、海域利用、土地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以金融、商贸、旅游、居住、城市服务性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走廊。工程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该规划指出,东部经济带的滩涂开发区位于下蓬围、上蓬围和一八围分别向东南延伸的新垦区。工程实施后,将大大提高泄洪排涝能力,缓解汕头经济发展的土地、岸线需求压力,满足城市用地、港口码头建设、水产养殖、生态保护等多方面需要,带来防洪潮效益和土地增值效益。规划实施后,提高了船舶通航能力,同时新建海堤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修建,满足地区防洪安全要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东部经济带的建设将丰富城市景观功能,扩展红树林公园,有效保护湿地环境,有利于汕头的可持续发展。 在昨天的会议上,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省海洋与渔业局等有关专家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和龙湖、澄海区有关人员就该总体规划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出意见建议。苏耀光在讲话中阐述了规划建设东部城市经济带的重要意义,要求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东部城市经济带的规划建设。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资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