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近八成突发性地灾是“人为地灾”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赵燕华等 资讯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1 | ||||||||
广东地灾自然因素诱发的仅21.8%;专家呼吁采取措施遏制人为地灾高发 本报讯记者赵燕华,通讯员刘如春、粤地惠报道:截至今年1月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广东全省共有21070多处地灾隐患点,威胁人口超过25万,潜在经济损失约20亿元。记者昨日从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部门获悉,这些突发性地灾中,每年人为因素诱发的占全年总数的78.2%,自然因素诱发的仅占21.8%。 广东地质灾害频发,仅2002年至2006年的5年间,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并导致人员伤亡的突发性地质灾害380宗,死亡322人,伤亡151人,直接经济损失16.21亿元。广东地质灾害形势依然严峻。 资料显示,广东省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其中易发区面积109081.7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61.4%;地灾总体分布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严重;主要地灾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灾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和粤西山区。 专家认为,造成地质灾害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最直接的自然因素外,人们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成为诱发和加剧城市地质灾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修建水闸、河道采沙、围海造田修建港口码头引起的河道回淤,污水迂回滞积,河口和港口淤塞、河岸崩塌;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矿坑排水和坑道回采而引起的民井干涸和地裂及沉陷等。 近几年来,广东省地灾防治工作有长足进展。据省国资源部门提供的信息,仅2006年,全省发布3级以上地灾预警53次,成功预报地灾329起,及时安全转移避灾群众5083人,减少经济损失近亿元。去年,全省共组织编制了112宗重特大地灾隐患点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18次,成功安全转移受地灾威胁群众近10万人次……然而,地质灾害形势不容乐观。专家呼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地灾防治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遏制人为地灾的高发。 又讯明天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为纪念第38个“世界地球日”,广东省地质学会等单位近日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今天上午,在华南师大附中广场开展纪念“世界地球日”社区论坛大型户外主题宣传活动;此外,组织资源地质专家走进中学作地质科普报告。(赵燕华刘如春粤地惠)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我国将完善200个县环境监测基 决战千里松花江 无愧环境监测 浙江环境监测能力加强 泛珠环保将有“千里眼” 9省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