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成都“绿色三招”折服代表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万金 资讯来源:华西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0 | ||||||||
得意之作A 城区:绿屋顶创全国之最居民受益 “想不到几年的时间内,成都的屋顶也披上了一层绿装!”昨日,来自许昌市的杨德智先生表示,前日下午当他乘机低空越过成都市区的上空时,禁不住被屋顶上那一簇簇的绿意吸引住了,“这与5年前我所见到的成都相比,完全是个翻天地覆的变化,这个变化真让我感到惊讶!” “面对市区极其有限的土地,我们的对策是‘以空间换绿地’———大搞立体空间绿化!”成都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全市充分利用屋顶、墙面等特殊空间进行绿化,这已成为了成都“创森”运动的第一大“得意之作”。目前仅市区屋顶绿化便达200公顷,形成了多类型、多景观、多功能、多效益,以单位、集体和私人住宅共同发展的屋顶绿化新格局;五城区(含高新区)范围内实现墙体垂直绿化146万平方米,绿墙建设6万平方米。 昨日下午,参加此次论坛的代表们驱车观光城区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桥面、大型公用设施等,要么挂满了绿色的藤条,要么爬满了绿油油的攀缘植物,大家为此赞叹不已。 【专家点评】对于成都这一“特色”,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导陈俊愉教授认为:成都市是国内“屋顶绿化”做得最好的地区。 得意之作B 近郊:以绿地换“效益”百姓获利 昨日下午,在参观成都“创森”成果的过程中,位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美誉的三圣乡红砂村的“花乡农居”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令无数代表流连忘返。 “这可堪称成都创森的又一大得意之作啊!”此次论坛组委会有关领导见到络绎不绝的游人一边品茶一边欢度时光,感受那份悠远的恬静和惬意,禁不住感叹起来。这里的一户一景,与万亩花卉相得益彰,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旅游业因之红红火火,观光客络绎不绝。 成都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创森”特在城市近郊大力推行“以绿地换效益”的举措,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该市在北湖核心景区新植景观大树5000余株;全力打造了占地面积1053.35亩的“天回银杏园”,植银杏树2万株;在“三圣花乡”新植高大乔木8000余株,幸福梅林公园新植高大乔木2000余株;武侯区建设花木生产基地3000亩,实现林业产值4000万元;新都区投资1498万元,完成饮马河生态绿化走廊建设和新桂湖公园改建为桂湖森林广场工程,并投资709万元,栽植50厘米胸径的银杏树276株,打造了新城区的枢纽道路(银杏大道)…… 据介绍,2006年,成都市各区(市)县都以自己的优势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建起了各类的农家生态休闲景区,目前全市建有农家乐5596家,该市还被评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专家点评】“真正的森林城市,不仅要为百姓们提供清新的空气,还要为他们谋取丰厚的福利!”有关领导称,成都此作可称“大手笔”。建设城市森林,就是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城市森林,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得意之作C 远郊:以森林换“人口”新兴森林游 昨日,参与论坛的代表们对成都远郊施行的“以森林换人口”、推进和谐城乡的创森策略赞不绝口。据介绍,近年来成都远郊农村绿化围绕“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目标,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已建和在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如虹口景区和青城山景区,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聚集了越来越旺的人气。各区(市)县通过开展森林旅游,有效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而今在成都的远郊,移步换景、步步皆景;一道道盎然绿景,次第在成都城乡大地舒展开来。 【专家点评】兴林富民,情系民生;以人为本,和谐城乡。要让城市森林建设这一惠民之举再迈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记者万金龙摄影杨涛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资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