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我国将建立由60至70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7 | ||||||||
![]()
![]()
![]() 资料图片: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中新网5月16日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张庆伟16日说,“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将建立由60至70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他在出席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卫星的研发正在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中国今年将发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 新华网的报道称,张庆伟说,空间信息系统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等。明年,中国将发射由3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并计划在2至3年的时间内,将卫星数量增加到7个,以便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预测、评估,全面提高中国的综合减灾和环保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曾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研制近100颗空间飞行器,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六大系列。 马兴瑞说,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气象卫星、包括风云3号极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4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将提高中国对重大灾害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正在研制的资源一号02B、03、04卫星,将在农林、水利、矿产、海洋、减灾、环保、城市规划与管理、测绘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正在研制的海洋二号卫星可以对海面风场、浪场、浪高,海洋重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进行全面观测。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资讯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