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冰山脚下的新农村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孙川 资讯来源:天山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3 | ||||||||
天山网讯(通讯员孙川报道)2006年,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喀尔交村被该县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级示范村。在县、乡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怀下,喀尔交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农民逐渐富裕起来,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村党组织处于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真正肩负起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带领群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喀尔交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并在生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建立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村集体的工作决策能够做到有的放失,符合社情民意,较好地发挥出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群众得实惠上,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科学种田,在有限的土地里追求更高的效益。该村人均耕地不足4亩,由于水资源的缺乏,种植方式落后等原因,经济效益一直都不大。为此,2007年,该村在种植品种方面,种植了新春10号和新春11号,全部实现了良种化,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抓好田间管理工作,农业生产在克服旱灾影响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275公斤以上,创历史新高。 转变思路,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2007年,该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发展养殖业的优势的优惠条件,使村民们对养殖业有了新的认识,养牛积极性高涨。 多年以来,缺水问题一直是影响喀尔交乡域经济发展的瓶颈。2007年,该村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投入资金38万元,全体村民投工投劳,完成“萨吾尔井”建设及改水防病工程,并配套了相关设施,自来水通到家门口,解决了乡政府驻地及喀尔交村500多户、200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作为喀尔交乡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我村规划完成率达到100%;道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已经配套,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同时,卫生所、商店、学校、文化室等技术服务体系齐全。 过去脏、乱、差的生产生活陋习,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制约了乡村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村容村貌的整治列入了工作的重要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6年,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高标准修缮了喀尔交村村级办公场所。全面启动喀尔交村植树绿化建设,组织村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成4公里绿化带的挖坑、打埂等任务。在环境治理方面,我村将环境卫生整治、牲畜管理等列入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管理的自觉性。加大“三清三改”工作力度,实行门前“三包”制度,成立了4个环卫小组,组织“4050”人员,定期开展清洁活动,做到树绿、路直、墙白,环境优美。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结合本村实际,开展评选“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星级文明户”活动,用“十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创造一个农民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以平安创建为抓手,构建和谐民主新环境,喀尔交村外来流动人口众多,人员居住复杂,这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该村提出“打造平安喀尔交村,构建和谐村乡”的工作思路,旨在构建和揩、民主的社会软环境。 通过一段时间的动作,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外来人口管理明显加强、邻里关系相对和睦,开展了民族团结、公民道德、普法和农牧民素质教育,确保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健康、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才刚刚起步,该村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继续发扬“四实”作风,在 “实”字上下功夫,在“干”字上做文章,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姜堰市河横:借品牌打造生态 可再生能源助推西部新农村建 新农村建设应开发利用可再生 气候变暖 北大西洋北极圈附近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