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0.412说明了什么——解读2007年全国公众节约意识调查
Eedu.org.cn 作者:陈瑜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8
    9月1日,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启动仪式上,2007年全国公众节约意识调查结果首次公开发布。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节约指数为0.412。

  ———专家解读———

  郭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众节约意识调查”项目主持人)

  公众节约指数PSI(PublicSavingIndex)主要测量社会公众节约资源的程度与水平,是衡量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我们想通过对个人节约意识的调查,实现对我国国民节约意识的基本评估,从而为从总体上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依据。

  0.412的公众节约指数一方面反映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初步成就。全民节约意识提高,节约行为普遍化,节约程度提高,才有了0.412的指数。另一方面,表明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已度过了初期起步阶段,正迈向深入阶段,国民应更清晰地认识和把握我国资源节约所处的阶段。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开发公众节约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没有专门对公众的节约指数做出计算。虽然我们无法将国内外公众节约意识的差距用具体数据进行量化,但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辅以国外的具体事例,我们能真切感觉到其中的差距。

  ———数据透析———

  33.5%的受访者相信科技一定会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我国能源资源供给未来前景所持的看法,“相信科技的进步一定会缓解资源的短缺问题”的比例占到33.5%;认为“加强现有能源资源的开采与开发可解决供求矛盾”的比例则有25.1%;“担心我国资源的短缺会进一步加剧”的样本比例达到37.8%。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公众已经意识到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在能源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上,相当多的人将加强现有资源开发、科技发展作为解决资源问题的最后法宝。这与公众对我国资源储备了解程度结果相对应。对我国资源储备不了解的比例达33%%,非常了解我国资源能源储备情况的仅占6.6%。

  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人们从小就清楚日本的资源极度缺乏。他们认为,日本比不上中国地大物博,而且由于日本是岛国,无论多么缺少物资,都很难依赖其他地区,因此节约成了日本民族的传统。

  日本同时注重利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目前日本单位产值的原油消耗量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日本的能源利用率基本上达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而日本通过先进节能技术节能,深层社会文化背景仍是其节约立国的风尚。

  50.9%的受访者认为提倡节约对自己生活质量有影响

  调查显示,44.8%的受访者表示提倡节约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明确认为提倡节约对自己生活质量有影响的公众占调查人数的60%,其中有18.2%的受访者认为提倡节约对自己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还有32.7%的受访者认为提倡节约对自己生活质量“有一些影响”。

  今年签约法国一家外企的刘璐目前正在欧洲参加培训。培训的半年让他领略了欧洲的洋气,更看到其洋气之外的小器。即使是在星级宾馆里,最大的电梯间也只能容纳五六个人,有些是站满三四个人就连转身的地方都没了。有人告诉他,欧洲人觉得把更多的建筑空间留给电梯间是一种浪费,宁愿省下一些地方让其它设施更舒适些。而且欧洲很多老建筑的电梯已服役很久,有关部门并没有让它们退役。

  ———问题点击———

  0.412的公众节约指数意味着近60%公众的节约知识、节约方法和节约行为不能满足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可以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节约文化。”郭强认为。而在节约文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节约知识有效传播率低

  调查结果显示,65.5%的公众觉得节约教育不太普遍,44.4%的受访者认为我国节约科普工作较为“一般”,认为“很好”的占10.7%。

  郭强教授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节约知识有效传播率低有关。而传播率的高低取决于两方面:内容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了解节约知识的比例最高,分别达49.4%和49.3%。通过互联网了解节约知识的比例达15.7%,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公众获知信息的重要渠道。调查结果同时显示,24.4%的受访者“很愿意参加”社区或单位开展的资源节约活动,而50.0%的受访者表示“有空就参加”。只有6.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参加”。社区应该成为公众获取节约知识的另一重要途径。

  在公众对我国节约宣传总体评价中,评价一般和较差的比例超过一半。在节约知识的传播方式上,还有需要改进。日本人喜欢节约,各类媒体也经常举办以节约为主题的节目。这些节目不是进行简单说教,通常是寓教于乐。“看明星如何用1万日元过1个月”等各种“抠门大赛”,不光吸引普通观众的目光,更注重普通观众的参与。这些节目还带动了很多新节约办法的出现。

  公众节约观念错位

  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5.3%的受访者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很有必要”,80%以上受访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持肯定态度。调查结果也显示,很大比例的公众对我国节能措施还是有所了解,如了解“购置节约能源设备奖励优惠措施”的人数比例有24.8%。但一些节约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在目前状态下最缺乏的是节约观念和意识,观念和意识影响日常生活习惯。对公众在节约观念和节约习惯方面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不同意或者不知道“有钱不买半年闲”观点的正误,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高消费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而节约知识的缺乏以及消费理念的偏差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倾向。事实上,公众的认知程度会影响公众开展节约活动,不利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开展。

  ———后记———

  节约不仅是一种“省钱之道”,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对待消费的态度,和国民素质、健康心态、智慧和理性等息息相关。节约的生活态度,是构成节约立国、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系的基本元素。

  节约,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在节约和消费中把握分寸和度,遵循科学、适度,“简以修身”。

  节约,也是社会全体对未来的一种生活态度。资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绿色、持续、适度消费就是与国情相适应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节约的生活态度要求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人类的繁衍、生存负责。

  郭强表示,希望明年能够将有效样本量扩至9000—12000,同时调整样本范畴,明年能够形成省区之间的公众节约指数。无疑,通过更加细致的工作,公众节约指数能为从总体上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但公众节约指数的公布,不能仅仅是一个依据。公众节约指数应包括社会公众对节约知识的掌握程度、节约方法的应用程度、节约认知的实践程度三方面。其中核心部分应是节约认知的实践程度,即公众是否拥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节约意识、消费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节约文化。

  无论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还是加大科技支撑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或是政府带头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最终还是需要每个人找到自己的角色,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政府带头创造了36个“小窍门”,只要全民善于开动脑筋,在生活中还会发现360个甚至更多的节能减排“小窍门”,这样带来的效用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每一位公民都养成节约的习惯,才能在整个民族中形成“以节约为荣”的风气。

  ■背景链接

  2007年2月,“我国公众节约意识状况调查”项目组和华东理工大学团委招募符合调查区域样本配额的大学生访问员300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18岁以上社会成员公众节约情况调查。同时组织30位研究生为兼职调查督导在全国各地进行调查。

  调查以地域为界限,范围涉及30个省市,分为直辖市、东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整个调查历时2个月,发放问卷5500份,有效回收样本4498个。经过对有效样本的科学分析,根据公众掌握节约知识的程度、节约方法的应用程度和节约认知的实践程度,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我国2007年公众节约指数。 [本报记者陈瑜]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