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
Eedu.org.cn 作者:王静等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24
 

  赵希海:
  心和大山一起绿
  □王静
  赵希海,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石林业局批洲林场退休职工。退休后,他义务植树18载,并把成活的10.8万棵树无偿献给了国家,被人们誉为“务林楷模”。
  我要在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棵 r1997年春天,退休8年后的赵希海找到林场,他说:“我在八卦岭栽的树成林了,交给场子吧。”场里的人到那儿一看,当年那种满庄稼的130多亩“退参还林地”已是满目葱绿,5万多棵绿树迎风而立。落叶松有十四五米高,樟子松、黄菠萝有4米多高,水曲柳也有1米多高了。此情此景令所有的人震撼和感动,从此赵希海义务植树的消息不胫而走。
  赵希海1937年出生在吉林省松源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8岁就失去了母亲的他饱尝了旧社会生活的苦难,深感新社会生活的幸福。30多年来,他伐过多少棵树木,为新中国生产过多少木材,从来没有计算过。岁月留给他的是30多年重体力劳动造成的腰椎脱出3节,3条筋骨变弯曲,头颅骨粉碎性骨折,并患有严重的胃病。
  1989年,赵希海退休了。家里人想:“这下出了大半辈子力的他可以歇歇,好好养养透支的身体了。”可赵希海却语出惊人,道出了要在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棵的大计划。家里人知道赵希海是个闲不住的人,再说造林也不是坏事,表示支持他。
  退休后的第一个春天,他把造林的第一个战场设在距家3公里的八卦岭上。那里有片“退参还林地”,足有130多亩,却没有几棵树,很多人惦记在那里开一小片地,有的甚至已经动手了。赵希海明白,如果不及时把这块地栽上树,这片国有林地就会被蚕食成个人的小块地,以后要想收回就难了。为了给这片荒山披上绿装,他和林场要来了4.6万棵树苗,在山下刚刚解冻的时候就打响了一个人的战役。北方的春天来得晚走得早,要适时造林才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为了抢抓造林的黄金季节,完成植树任务,他给自己定了个死任务,每天必须植1000棵树。为了完成任务,赵希海每天清晨不到4点就背上背筐,扛着镐头,带上老伴准备好的干粮,再揣上几片去痛片和胃药出发了,晚上直到看不清树苗才回家,饿了吃口带来的干粮,渴了就喝口山泉水。遇到雨天,赵希海就顶着雨干。东北的4月,乍暖还寒,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冷风一吹,赵希海不时地颤栗。回到家时,摸爬滚打了一天的他和泥猴一样,衣服上的水一拧就哗哗地淌。老伴心疼他,劝他下雨的时候休息休息,避一避。可他却说:“季节不等人,每天栽1000棵是个死任务,就是下刀子也得干。”
  就这样,赵希海风雨无阻地在八卦岭上奋战了一个半月,终于完成了植树任务。当他看到自己亲手让这4.6万棵小树在这里安了家时,一个人坐在太阳下乐出了声。
  命可以不要,毁了我栽的树,一棵也不行
  在八卦岭植树的时候,赵希海面对别人要活埋他的恐吓毫不退缩,用他心中的公理和正义赢得了“争夺战”的胜利。
  八卦岭那片荒地是很多人眼里的“肥肉”,很多人把发家致富的希望寄托在那里。有几个人想合伙在那里栽果树,种山芝麻,发现赵希海在那里栽树,就主动和他商量让他停止栽树。不想,任凭他们怎么劝说,赵希海就是不答应。这几个人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威胁他说:“死老头,地也不是你家的,你不让种,就不怕我挖个坑把你活埋了?”这下,赵希海的倔劲儿可上来了。“地是国家的,我植树是为国家造福,你在还林地上种山芝麻是占国家便宜,打到哪儿我也不怕。我的规矩就一条,命可以不要,毁了我栽的树,一棵也不行!”那些人面对赵希海的凛凛正气,自知理亏,悻悻而去。但是赵希海却不放心,怕他们趁自己不在毁了他辛苦栽下的小树,于是,他一有时间就往八卦岭跑,一直守候了3个多月。那些人几次前来都碰到了不怕被“活埋”的赵希海,无奈他们只得放弃,并对这个倔强的老头产生了敬意。
  每当回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赵希海的眼里就会有泪光闪动。尽管如此,他从未停止过耕耘的脚步。用他的话说:“耗子再多也是喂猫的货。我是绿化山川,有共产党撑腰,他们是毁林开荒,打到哪儿我也不怕。”赵希海的正直、无私和坚韧终于赢得了人们的理解支持,他的大义之举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赞许,人们都被他的坚持、无私和执着所感动。
  18年来,赵希海把自己的四季完全交给了大山。春天,雷打不动抢季植树;夏天,风雨无阻看管林子、浇水施肥、侍弄苗圃,为林场种花种草;秋天风餐露宿除草打杈,到林子里检查树籽的分布和成色;冬天,在凛冽的寒风中踏雪采集树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树苗一年年地长高,赵希海的身体却越来越瘦,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手上的老茧也越来越厚了,背也更弯了。他的孩子们一方面心疼年迈的父亲,一方面也被父亲那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多年来,每到春天植树季节,二儿子就起大早,用摩托车将树苗一趟趟地送到需要补植的地块,然后再乘班车上班。双休日,赵希海的孙子也帮助他到山上植树。
  赵希海义务植树的先进事迹被局电视台报道后,在全局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赵希海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巨大的荣誉让他久久不能平静,因此,他找到党组织,表达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2004年的春天,又一个植树季节到来的时候,赵希海已经植树15万多棵,成活9.1万棵。眼看离实现自己为国家造林10万棵的愿望越来越近,他心里十分高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翻。恰在这个时候,一辈子没有进过学堂的他被批准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老人喜出望外。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常年不知疲倦的老人突发脑血栓一病不起。局里、场里的领导和邻居们都来看他,嘱咐他保重身体,安心养病。可赵希海却怎么也安不下心来:植树的季节马上就要到了,自己许下的心愿还未了呢,怎么能躺在炕上?心急如焚的他在家输了10多天液,就让儿子扶着下地了。没几天,人们惊讶地看到拄着拐棍的赵希海出现在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再过几天,人们看到,赵希海以惊人的毅力拄着铁锹一瘸一拐地出现在造林现场。培训班的学员们为赵希海的可贵精神所感染,也自发组织到批洲林场场区对面山上近10多公顷的荒地植树造林。就在那一年的春天,赵希海还上了他对大山许下的愿。截止到2006年,他已经义务植树18年,植树18万多棵,成活10.8万棵,并把它们全部无偿献给了国家。
  准备100万棵好树苗,义务植树永不停止
  实现了对大山的承诺,赵希海没有来得及歇歇,就又给自己安排了新的工作:“为山上准备100万棵好树苗。”
  赵希海发现,许多自然生长的水曲柳树苗,在老造林地或森林里生长时经常因为受光不足而枯死。他想如果把这些珍贵的树苗移植到阳光充足的宜林地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随后几年,他造林的树苗全部来自于深山。在实践中,赵希海发现,移植树苗造林存在数量有限、浪费时间等问题。于是,他下决心要办一个自己的育苗基地,培育出来的树苗一部分用来自己补植,多余的无偿提供给林场。
  主意打定后,赵希海找到场长,提出要林场旁的那片涝洼甸子。几年前,林场在那片草甸子上栽了果树,可由于地太涝,果树都枯死了。然而就是这片荒芜之地引起了老赵的兴趣。为了将这片涝洼地改造成育苗基地,赵希海每天早晨4点多钟就来到这片地里,割除枯死树,清理树根、树枝,将土地翻两遍。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赵整理出了两亩多肥沃的土地。整个春天,老赵除了去植树,就天天围着这片地忙活。为了防涝,他将土地整理成一条条3米宽十几米长的地格子,将土里的石头、树根一点点地捡干净,又从别处挑来了黑土,整个一块地让他收拾得整整齐齐。有人给老赵出主意,这个说种蔬菜,那个说种药材挣钱,老赵有自己的打算。冬天他和儿子走进深山,冒着严寒采集了100多斤的黄菠萝和水曲柳树种。从此,赵希海就一心扑在这两亩多的育苗基地上了。夏季烈日炎炎,正是得了脑血栓尚未痊愈的他最艰难的时候,可他却从未耽误过对小苗圃的精心管护。蹲着累了,他就双膝跪在圃地里,趴着为小苗薅草。
  赵希海说:“只要自己能动,义务植树就不会停止!”

 

[1] [2] [3] [4]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