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西安消息(记者王朝宇 刘涛) 连接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交通大动脉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陕西段吴堡至靖边高速公路10月31日全线贯通。

黄土大漠里的一道彩虹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大漠风光一望无际。。。。。竣工通车的吴子靖高速公路横向穿越陕西北部,一条绿色的巨龙舞动在蓝天白云下,从黄土沟壑到河谷阶地再到沙漠草原,巨龙蜿蜒起伏,壮观俊秀,她一头连着渤海,另一头连着西域,在我国东西部的版图上勾勒出了一条游动的绿色长廊。

笔直的高速公路
吴堡县到靖边县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中的第三横、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路段,全长约321.168公里,是国道主干线在陕西省境内第一条全线贯通的高速公路。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董事长冯西宁说:“它的建成通车,使天津、青岛港口城市为龙头的渤海经济圈与我国西部地区实现最便捷的连接,直接沟通了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将成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的出海大通道,是通向东部沿海和京津地区便捷的快速通道。”

高墩大跨桥
2002年1月份开工建设的吴子靖高速公路,穿越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区,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气候条件恶劣、有效工期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材料和水源需要外运等一系列困难。
工程建设者告诉记者, 这条路地域地形非常复杂,沟壑纵横交错,陕北人讲一个笑话,说这种土质,小孩撒泡尿,都能便成一条沟。。。。。。
村民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根本没有路,只有放羊人走的羊肠小道,原有的国道,堵车很严重,许多地方汽车走不成啦,都步行。。。。。。。
由于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湿陷性黄土、淤积坝、滑坡、落水洞等不良地质路段多,施工难度大,质量控制的难点、薄弱点多,工程技术复杂。陕西交通建设集团的建设者们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破解了沥青路面耐久性抗裂、低液限粉土路基压实、高墩大跨桥梁施工现场监控三大难题,高质量地提前建成了这条绿色大通道。
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吴子这个项目总共有三个亮点,第一亮点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隧道群,第二个就是高边坡,第三亮点就是全线的防护排水系统比较完善。”
“整个全线186公里,桥涵特别密集,全段几乎是桥、隧、桥、隧,大开口、大挖方,基本是这样连起来的,全线特大、大中桥梁总共是57公里,255座,涵洞全线有300多道,9座互通立交,隧道的话是33道,累计18公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教授说,吴堡到子州68公里高速公路分布33座隧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黄土隧道群。加之隧道的洞门全部由外地运来的巨石砌成,与沟壑地形交相辉映,显得雄伟壮观。全线8米以上的高边护坡单幅长度达4.728公里,主线最大高边坡达12级,高60米。最大高填方达46米,从黄土高山上远眺,鬼斧神工,就像一条巨龙穿梭于深山大沟之间。
为解决黄土地形水土流失对路基的破坏,防排水系统是吴子靖高速公路最关键的设施。全线高边坡的引水沟宛若长蛇在山林间流动,高填方的急流槽、多式样的排洪渠遍布于整条道路。长接长送,高接远送,依山而走,形成了多形式、多线条、全方位的防排水系统。
工程监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线整个工程采取防、排、迎、堵的办法,在支沟里建立起淤积坝,拦阻山里面冲下来的带泥土的水,把泥沉淀了,通过导流堤把清水从淤积坝流下来,再通过大排水沟把水迎走,解决了沟壑排水对高速公路的毁坏,也解决了弃土场的治理,同时也给老百姓造出了大片的坝地。
记者看到,吴子靖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利用路基上的挖方和隧道里的弃土,给当地群众共计新造耕地150亩地。目前都已种上了庄稼。
为保护公路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们在设计时就仅可能地减少开挖,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不开挖就是最大的保护。同时,采取了工程量巨大的生态防护措施。吴子高速公路的绿化采用了适合陕北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全线一共绿化面积是三百万平米,数量是全国高速公路之最。高边护坡上,用人工每一个窝窝每一个窝窝挖下去进行栽植,不定期地撒水养生,保证绿化效果和绿化成活率。再过两三年后,公路两边将是绿绿的一片,基本上将看不到黄土了。
路边绿化,乔、灌、草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远绿近美。紫穗槐绿绿葱葱,花草树木争奇斗艳,漫山遍野的红枣美不胜收。“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吴子高速,隧道群洞口高耸的云杉浑朴的的洞门相互交映,雄奇壮观;子靖高速,线条舒缓,绿树成行,给人以流畅游动的美感。
吴子靖高速公路是黄土高原、旱地沙漠的一条致富大道,也是一条生意盎然的绿色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