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从1995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民意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现状的满意程度和幸福程度。我们的常规民意指标由六项综合指标及其38项二级指标组成。
六项综合指标
一、职业声望;二、幸福感;三、家庭生活;四、安全感;五、社会保障;六、社会参与;
38项二级指标
分别是:工作岗位、经济收入、职业声望、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差距、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国际地位、社会和谐度、家庭互助、消费水平、住房状况、和睦程度、婚姻质量、传统道德、金融信息影响、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司法公正、生态环境、社会风气、失业保障、退休养老、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援助、思想言论活跃程度、邻里互动、社会活动、社区自治、民主程度、政治参与、社会参与和谐度。
从2007年12月开始,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全国部分省市的1000位公众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常规民意调查。这些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山东、陕西、山西、福建、安徽、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南、河南、湖北、黑龙江、青海、江苏。调查结果如下:
一 调查对象背景资料

被访者性别分布:男性占51.2%,女性占48.8%。

被访者的政治面:共产党员占19.4%;共青团员占30.6%;群众占49.2%;其他党派人士占0.8%。

被访者的婚姻状况:已婚的占50.7%;未婚的占42.3%;选择其他的占7.0%
被访者的月收入状况:1000元以下的占22.3%;1000-2000元的占31.5%;2000-3000元的占25.4%;3000-5000元的占14.6%;5000-8000元的占4.7%;8000元以上的占1.5%。从数据结果来看,被访者的月收入主要在3000元以下。
一、 职业声望
在职业感受方面,我们设定了包括:工作岗位、经济收入、职业声望、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分层差距等7项指标,请您选择: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
工作岗位 |
16.4% |
49.5% |
30.6% |
6.7% |
3.7% |
经济收入 |
5.2% |
29.1% |
43.3% |
16.4% |
6.0% |
职业声望 |
4.5% |
28.4% |
47.8% |
14.9% |
4.5% |
职业稳定性 |
5.2% |
38.8% |
40.3% |
11.9% |
3.7% |
社会地位 |
4.5% |
28.4% |
46.3% |
17.2% |
3.7% |
社会流动 |
5.2% |
20.9% |
55.2% |
14.9% |
3.7% |
社会分层和谐度 |
5.2% |
34.3% |
44.8% |
9.7% |
6.0% |
(表一:职业感受)
2006年以及2007年公众对职业声望的满意度的比较如下图:

从以上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在职业感受方面,公众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较去年有所提升,经济收入、职业声望、职业稳定性、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的满意度均比去年下降,社会和谐度较去年有较大提高。通过公众对职业方面的满意度可以看出,公众对社会和谐度的满意程度最好,在工作岗位的其他指标由于就业压力等的影响,较之去年变化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 幸福感
在幸福感方面,我们设定了包括: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国际地位、社会和谐度等6项指标,请您选择: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很不满意 |
健康状况 |
20.9% |
45.5% |
32.1% |
1.5% |
0.0% |
物质生活水平 |
4.5% |
33.6% |
47.0% |
11.2% |
3.7% |
精神生活水平 |
7.5% |
31.3% |
47.8% |
10.4% |
3.0% |
受教育程度 |
6.7% |
41.0% |
40.3% |
9.0% |
3.0% |
社会和谐度 |
7.5% |
33.6% |
47.8% |
8.2% |
3.0% |
国际地位 |
9.7% |
20.9% |
52.2% |
11.9% |
5.2% |
(表二:幸福感)
2007年与2006年公众对幸福感的满意度的比较如下图:

在幸福感的数据调查上,我们可以看到07年公众对幸福感的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社会和谐度”这一项上面较往年有较大的提升,而在“国际地位”上的满意度认同有较大滑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