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杀手黄顶菊蔓延河北 可“杀死”其他植物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杀手黄顶菊蔓延河北 可“杀死”其他植物
作者:郭紫纯    资讯来源:法制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4

 

治菊

  河北

  防止暴发成灾全省清剿黄顶菊

  据河北省植保站监测,河北的保定、石家庄、邢台、沧州、衡水、邯郸、廊坊7个市发现黄顶菊,发生面积约30万亩,侵入农田5万亩。其中衡水、邢台、邯郸受灾最重,面积占全省的90%。

  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国良博士研究认为,黄顶菊在河北已完成入侵定植,进入蔓延危害期,很可能在短期内暴发成灾。

  8月14日,河北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清剿黄顶菊工作,启动仪式就在献县举行。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已实施防治面积约11万亩,其中发生在5万亩农田中的黄顶菊已基本得到控制。

  天津

  菊影闪进市区见一株拔一株

  今年8月,黄顶菊的身影在天津被发现,防治工作随即迅速展开。

  天津市植保部门发现,黄顶菊已蔓延至汉沽、静海、西青、宁河及市内的南开区,其中,汉沽区、静海县所发现的黄顶菊竟是成片分布的。

  “我们发现的黄顶菊的茎非常硬,单纯喷洒除草剂已不能根除它,只能见一株拔一株。”天津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李秀文说。

  据了解,天津地区的总受灾面积目前尚在统计中,各区植保站已全面展开对黄顶菊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每5天上报1次。

  外来户霸气十足一年繁殖数万株

  追根溯源,被称为“生态杀手”的黄顶菊属于外来户,原产于南美洲。

  因为根部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可以抑制“身边”其他植物的生长,并最终导致其死亡,黄顶菊的霸气十足。有研究表明,如果对黄顶菊防治不力,用不了几年,所有能生长植物的地面上,很可能只剩下黄顶菊了。

  黄顶菊极强的生长繁殖能力令其每株可有1200多朵花,每朵花可结籽100多粒,待到来年,就可繁殖出几万株后代来。

  北京

  交界地区受威胁全市普查正展开

  由于与河北省紧密相连,特别是大兴、房山、通州、顺义等区比邻黄顶菊重灾区衡水、沧州、廊坊等地,河渠水流交织,运输来往频繁,黄顶菊经自然及人为传入北京的风险极大。

  9月6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站长张令军一行13人奔赴河北考察黄顶菊蔓延情况。考察队中主要包括该站检疫科以及大兴、房山、通州、顺义等地的植物检疫人员。

  “主要是让我们的检疫人员识别一下黄顶菊,这是最关键的;同时也了解衡水等地的一些灾害情况及防控措施,回来后,站里就做出了部署。”北京市植保站检疫科工作人员小崔说。

  目前,针对黄顶菊的全市性普查正在全面展开,南部地区更加强了临近河北区段的监测工作。

  远道“搬家”靠水近道“搭车”而来

  黄顶菊是如何落户河北的,对此说法不一。在田间地头,有的村民认为是从外地拉木材的汽车带来的,也有村民认为是引水灌溉时随水而来的。

  在献县,一位村民用自家院子里的土和泥来抹房顶,可没想到这土里竟然带着黄顶菊的种子,房顶上长起了一丛丛的黄顶菊,最后不得不上房拔菊。

  据河北省植保总站专家调查,黄顶菊的远距离传播是通过水流来实现的,而近距离传播则主要是依靠风、农产品调运、车辆以及人的携带。

  康宝雷表示:“黄顶菊的种子往往是在无意中携带的,现在,我们在灭菊的同时,也在严格控制人为传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天津大力防治“生态杀手”黄
    "生态杀手"黄顶菊现身 津城
    打造“绿色河北”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