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人工繁殖厚颌鲂获得成功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人工繁殖厚颌鲂获得成功
作者:陈勇等    资讯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2

厚颌鲂子一代成鱼。(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张晓良 摄)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王剑伟 谭德清)昨日,记者从中科院武汉水生所获悉:该所鱼类生态学与资源保护学科组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厚颌鲂人工繁殖实验,共获得子二代鱼苗约6万尾,厚颌鲂成为黑尾近红鲌之后第二种完全人工繁殖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厚颌鲂隶属鲤科、鲌亚科、鲂属,俗名乌鳊,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岷江等主要支流,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个体较大、经济价值很高的种类。四川有渔谚“一鳊二岩三青波”,指三种当地人喜爱的味美的有鳞鱼类,其中“鳊”就是指厚颌鲂。厚颌鲂的保护工作从1996年启动,根据《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实施规划》的要求,中科院水生所对厚颌鲂等40余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的资源动态进行了监测,开展生物学研究与人工繁殖试验,为特有鱼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储备。

2005年,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完全人工繁殖,得到了黑尾近红鲌的子二代。今年用于人工繁殖的厚颌鲂亲鱼,是2003年孵出的子一代,经过3年培养,它们在饲养条件下达到了性成熟。

试验表明,厚颌鲂不仅可在池塘中饲养,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是一种具有养殖潜力的新品种。专家表示,厚颌鲂人工繁殖的成功,不仅对这种特有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开发这一新养殖品种具有实用价值。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乌礁湾围垦后珍稀鱼类绝迹
    长江处于“亚健康”状态 每年
    “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项目
    江苏设立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鱼类面临资源危机 各流
    德开发出净化湖泊新技术 湖水
    全球首例人工饲养长江江豚出
    中国12省市共同呼吁“还长江
    我国首次成功人工繁殖国家一
    专家称长江变浑浊主要是人们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