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6月29日,两只藏羚羊在青藏铁路边觅食。 新华社记者 嘎吗 摄
追查“罪魁祸首”
在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中,有国内知名交易网站曾表示,“过滤和清除网络野生动物贸易信息、‘网店’是一场长期且困难的‘斗争’,但我们有志于创办有勇气承担社会责任的‘百年老店’!”
网络中的野生动物贸易被公认为交易受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最佳”途径之一。但是,被交易野生动物物种和制品种类庞杂、数目繁多让国际社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扰。网络交易的隐蔽性和高效性,以及配套法规的不完善,打击网络野生动物贸易犯罪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互联网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贸易网络交易的状况非常复杂。具体体现为网店以及实体店交替经营,国内、国际贸易兼营;狩猎野生动物及售卖制品联营多种形式并存。
中国互联网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贸易的整治工作由中国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国家濒管办)牵头,联合了相关部门以及多家国内主要在线交易网站合作进行。国家濒管办在接到举报之后,联合相关部门展开了数次执法行动。以某一大型交易网站为例,在2007年内发现的1300余件制品中,已经删除了961件。
为打击网络野生动物贸易这一新形式,国家濒管办还协同公安、林业等部门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与网站的联系和监督。相关部门通过对网上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信息进行了清理、过滤,删除那些涉及野生动物违法贸易的信息,并已着手进行进一步调查。通过举报,大量被非法贸易的野生动物制品被删除,甚至将“网店”取缔。
在国际组织对网络野生动物贸易监测之后,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发布了一项通知,禁止通过网络销售象牙制品。相关网站也接受了这一规定,并同时禁止了所有在该网站上销售濒危动物、国家或受国际保护动物及其器官(例如虎、犀牛角及海龟制品)的行为。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最新发布消息,互联网野生动物贸易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针对互联网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贸易的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执法行动已经初见成效,超过80%的制品已被删除或勒令停止销售。各个网站也表现出积极管理的愿望。”IFAW亚洲地区总代表葛芮女士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