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资讯正文 | ![]() ![]() |
|
||||||||
敦煌: 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5 | ||||||||
在因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而闻名天下的敦煌,一道道生态防护林保护下的绿洲农区林果成片,熟透的葡萄、红枣、杏和酥梨格外诱人。眼下,敦煌农民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据新华社兰州9月5日电,面对缺水少雨和沙漠化的威胁,聪明的敦煌人走出了一条「生态促产业、产业养生态」的和谐发展之路。 「我们从1998年起就基本不种粮了,」敦煌市七里镇南台村村支部书记杜珍站在葡萄架下,笑著对记者说,「种葡萄和其它水果更划算。」 南台村共432户1560人,有耕地3418亩,其中1600亩种植棉花,其余均用于种植葡萄和桃杏等水果,全村家庭年均收入2万多元,「光靠种粮食要达到这个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杜珍说。 致力于倡导特色林果业的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余生明为果农们算了一笔账:1公斤「红地球」葡萄能卖4至5元,而按一般产量计算,亩产可达2000公斤甚至更多,一年下来每亩葡萄毛收入可达8000元至1万元,除掉肥料、水费等成本,每亩可净赚7000元左右。 伴随农民收入的增加,敦煌农民培育防护林的积极性随之上升,也促进了绿洲小环境的好转。 敦煌市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四周沙漠和戈壁环绕,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仅39.9毫米而蒸发量达2486毫米。毫无疑问,要守住绿洲不被沙漠吞噬,必须尽力改善生态环境,而绿化防沙、推行节水灌溉则是其中的关键。 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实验结果显示,棉花大水漫灌每亩需灌水800立方米以上,而葡萄实行沟灌、滴灌,仅需400立方米水就可满足葡萄的生长发育需要,节水50%。便于推广节水技术的葡萄等优质林果,节水的高效性令其它农作物无法比拟。 「更重要的是通过推广优质经济林果,农民获得了实惠,培育生态林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也有了经济实力,」余生明说。 他介绍说,过去由于没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农民种树靠政府号召,养护也成问题,投入大而效益小﹔现在通过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家家户户都自觉地在自家地周围植树,防止风沙危害,形成了一股爱护绿洲、防风治沙的风气。 来自林业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敦煌现有人工造林农田防护林带360条,建成市、乡、村绿色通道127条,构成林网网格1500多个,全市95.3%的耕地得到保护。敦煌森林覆盖率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2.9%上升为3.3%,农区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7.98%,绿洲内部生态环境正趋于好转。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敦煌断流月牙泉几消失 温家宝 种“参天大树”造“生态绿洲 黑河抢救工程让额济纳绿洲再 新华视点:甘肃敦煌因缺水面 聚焦三农:哭泣的绿洲(组图)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