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玉米变身塑料和纤维 要在绿色奥运显身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玉米变身塑料和纤维 要在绿色奥运显身手
作者:曾伟 陈岳…    资讯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22


所有床上用品都是用玉米做的

  玉米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可以充任纤维、塑料等多种“角色”———制造衣服、床单、窗帘、瓶子、盘子、包装袋、餐具、高尔夫球钉、光碟,甚至办公室墙板

  ■“玉米被子”摸上去和棉被、鸭绒被一样蓬松柔软


  除了能吃,玉米还有什么用途?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让大多数人一筹莫展。尽管有少数科学家曾大胆设想,未来玉米将不再仅仅作为粮食和动物饲料而存在,但对具体答案也是一片茫然。

  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很简单———除了充当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玉米可以制成衣服、被子、窗帘,可以做成各种瓶子、盘子等容器和餐具,还可以做成光碟甚至办公室墙板……总之,原来化纤和塑料能干的事,现在玉米也都能胜任,甚至做得更好。

  刚刚于6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及展览会上,记者不仅亲眼见识了这些由玉米变身而来的“绿色制品”,而且还获悉,这些“绿色材料”有望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绿色服务”。

  在由第29届奥运会科技委员会和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和清华大学承办的本次活动上,共有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国内的30多家知名企业,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绿色塑料”和“绿色建材”,让人大开眼界。

  如淀粉经过处理,可像塑料一样制成梳子、帽子、餐具、信用卡甚至注射器。而玉米的“脱胎换骨”最让人叹为观止:玉米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可以充任纤维、塑料等多种“角色”———制造衣服、床单、窗帘、瓶子、盘子、包装袋、餐具、高尔夫球钉、光碟,甚至办公室墙板。

  记者在现场发现,“淀粉梳子”和普通塑料梳子摸起来手感差不多,更有韧性,试着梳了两下,还不带静电。在另一家名为NATUREWORK公司的展台上,展示的所有日常用品全部由玉米“变身而来”———“玉米被子”摸上去和棉被、鸭绒被一样蓬松柔软,而“玉米衣服”则比普通衣服更有光泽,手感更柔和,据称也更透气更吸汗,而“玉米光碟”和普通光碟一样看上去光可鉴人……制造这些物品所需的纤维和塑料,全部出自原来只能当食物的玉米。

  ■玉米是这样变成“塑料”和“纤维”的

  在展览会上,专家向记者详细解释了玉米变成“塑料”和“纤维”的神奇过程。 
  首先,玉米等植物中的糖分被提炼出来,经过发酵蒸馏萃取制造出塑料和纤维的基础材料———碳,再被加工成一种名叫聚乳酸(PLA)的高分子材料。经过这个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从玉米到聚乳酸,原来的天然食物变成了高分子材料,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聚乳酸或者被制成包装袋、泡沫塑料、餐具,或者被制成各种纤维,并进而被织成布缝制成各种衣服、被子、窗帘等。


  那么,为什么要用玉米等植物制造这些物品呢?最为诱人之处在于其优异的环保和节能功效。

  和出身石油的普通化纤不同,由玉米制成的聚乳酸不使用石油等化工原料,称得上是“纯天然”。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埋在土壤里能在很短时间内降解,变成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而肥料被植物吸收后,经过光合作用又可变成聚乳酸的起始原料淀粉。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废气排放被大大降低了,而白色污染因为“玉米塑料”和“玉米纤维”可降解的特性,几乎被杜绝。

  据悉,相比于传统塑料,“玉米纤维”能少用50%石油原料和减少40%温室气体排放,且仅需一个多月就能在土壤中降解成肥料,而用石油加工成的传统塑料产品却“顽固不化”,要在自然界存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之久,“玉米塑料”和“玉米纤维”从根本上解决了让人头疼的“白色污染”问题。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特点,出身玉米等植物的“绿色塑料”和“绿色纤维”———聚乳酸,已被国内外众多专家推荐为“21世纪的环境循环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质的生态性材料。专家表示,这种从玉米中提取的聚合物将在价格和性能上直接与基于石油的塑料和聚酯纤维竞争。

  在我国,生产聚乳酸的原料丰富,玉米等农作物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农田生物量的70%或3.5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2亿吨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肥力衰退。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元春认为,以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缩小城乡差别等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估计,21世纪前50年,生物质材料将提供世界化学品和燃料的30%,世界市场份额达到1500亿美元。《今日美国》更预言:“玉米等农田作物有可能逐渐取代石油成为获得从燃料到塑料的所有物质的来源,‘黑金’也许会被‘绿金’所取代。” 
  ■用“绿色材料”办“绿色奥运”

  如今,由玉米等植物制得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正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国外一些商业嗅觉敏锐的公司,已发展出一系列生产工艺,开始利用聚乳酸大规模生产从T恤、袜子,到玩具、奶瓶、餐具,乃至汽车零部件等各种产品。今天,由玉米等植物制成的聚乳酸,可制成塑料和纤维制品,在服装、土木、建筑物、农林业、水产业、造纸业、卫生医疗和家庭用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在2002年盐湖城冬季运动会,可口可乐公司使用聚乳酸制造了冷饮包装品。刚刚在日本爱知举办的世博会更是大量采用了聚乳酸制品,共计2000多万个一次性餐具、100多万个多次使用型餐具,还使用了大约80万个由生物材料制成的可分解回收塑料垃圾袋,厨房垃圾用这种垃圾袋可无需打开袋子直接填埋,这些植物性原料制成的一次性餐具和垃圾袋等使用后都可分解作为农田肥料。此外,大量的旗帜、指示牌、遮阳棚、墙壁等等,也都是由可分解的聚乳酸制成。而意大利足球队最近已开始穿着“玉米球衣”进行比赛了。

  据介绍,为体现“绿色奥运”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工程、临时设施、临时场地均要应用绿色材料和技术,奥林匹克中心区、奥运村国际区更要成为重点示范。

  鉴于奥运会将大量使用餐具、水杯、包装袋、门票、临时坐椅、比赛服等多种一次性用品,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陈国强教授在研讨会上建议,北京奥运会可借鉴国外经验,大量采用玉米等制成的“绿色塑料”来生产上述一次性用品,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有关部门可在2008奥运会举办半年前,在北京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颐和园以及一些负责奥运接待的饭店实行绿色塑料的使用和回收试验,以积累在奥运中使用和管理的实际经验。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塑料包装安全应引起全球关注
    “可降解”是塑料的出路吗
    淀粉塑料用后全降解 有望根治
    观察:废旧塑料和植物秸秆中崛
    美国科学家用水果制造环保塑
    玉米饮料瓶 廉价又环保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