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C929设计目标更高 碳排放将降低60%

    [内容预览]

    | 2023/11/6 14:45:40
    本报记者文雯 “C919相比老款的同类机型能够降低碳排放12%—15%,C929则提出更高的设计目标,要降低碳排放60%。”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日前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在同期举办的国际绿色航空发展论坛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C919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表示。 中国商飞在目前开发的ARJ21、C919等机型中,已应用多项减排技术。减重是飞机节省油耗、降低碳排放的重要

    [阅读全文]

  • 用好大数据 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智能化

    [内容预览]

    | 2023/3/21 16:01:27
    本报见习记者薛丽萍 “一看到数据高了,就盲目地上措施、上手段,用雾炮车除臭氧、除颗粒物,干扰国控站点,这些都是典型的空气污染‘患者’对照数据在自医过程中的‘瞎吃药’行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菁春告诉记者。 近年来,面向大气污染防治的天地空一体的监测体系逐渐建立, 伴随着各地如火如荼地建设环境大数据平台,却出现了面对繁杂数据不知该如何下手的状况。如何科学看待数据,透过数据现象看到空气质量问

    [阅读全文]

  • 科研人员获得土壤呼吸测定影响因素

    [内容预览]

    | 2023/1/10 22:15:53
    近日,兰州大学教授贺金生团队在《生态学与进化研究方法》发表题为《土壤呼吸长期测定中固定呼吸环可能带来重要偏差》的成果,同时提出相应的校正方法,为未来土壤呼吸的标准化测量提供依据。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和动物的呼吸一样,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动物、真菌和细菌等进行新陈代谢活动,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第二大碳通量,约是人为碳排放总量的9倍。土壤呼

    [阅读全文]

  •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发布

    [内容预览]

    | 2023/1/10 14:39:10
    本报记者徐卫星报道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为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企

    [阅读全文]

  • 科学家成功建立多倍体植物加速演化模型

    [内容预览]

    | 2023/1/3 10:01:36
    2022年12月30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种质资源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人工合成的萝卜×甘蓝(RRCC)异源四倍体中建立了基因组加速演化的研究模型,揭示了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早期演化特征,通过基因编辑促进了同祖染色体重组和染色体剔除,首次诱导了能使配子迅速降倍的次级减数分裂。同时,在精细位点上实现了基因定点转换,创

    [阅读全文]

  • 青藏科考指:可可西里热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 热融滑塌1734处

    [内容预览]

    | 2023/1/3 10:00:28
    中新社西宁1月2日电 (记者 张添福)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研究员林战举团队参与的青藏科考指,可可西里多年冻土呈现快速退化状态,并由此诱发大量的热喀斯特地貌发育。 可可西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无人区,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目前被纳入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中。 据悉,受青藏高原暖湿化气候的影响,高原中部的可可西里多年冻土

    [阅读全文]

  • 上海科研团队原创“水中捞油”技术守护蓝色海疆

    [内容预览]

    | 2022/12/15 8:36:40
    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丑远芳 许婧)专注海洋油气开采过程中生产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华东理工大学杨强教授团队,有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用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助力海洋油气行业绿色发展”。 从2008年开始实验室技术研发,到2014年登上海上平台进行水质调研,再到2022年前往“深海一号”考察,团队自主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水处理技术装备,用实际行动守护蓝色海疆。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是一个“水中捞油”的过

    [阅读全文]

  • 中国林科院又成立一研究院

    [内容预览]

    | 2022/11/17 22:52:49
      11月15日,林草碳汇研究院在中国林科院揭牌成立,将开展林草固碳增汇理论与关键技术、林草碳中和战略等重大问题研究。 成立碳汇研究院是国家林草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林草部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家林草局要求,林草碳汇研究院要开放办院,统筹各方面优势资源,扎实开展基础性研究,及时把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林草碳汇制度、规划、标准等制订中。推动建立林

    [阅读全文]

  •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内容预览]

    | 2022/8/2 15:17:50
    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机制》(Timing and Mechanisms of Tibetan Plateau uplift)的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深部动力

    [阅读全文]

  • 风电碳梁等复合材料资源化回收利用取得进展

    [内容预览]

    | 2022/5/10 17:48:51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侯相林、邓天昇研究团队,针对废弃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风电碳梁等)开展化学降解与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断裂酯键,回收降解产物双酚A二甘油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以及复合材料中的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实现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全组分回收,该技术已申请系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种催化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降解的方法”已得到授权。 降解产物双

    [阅读全文]

  •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专著出版

    [内容预览]

    | 2022/5/10 17:45:33
    《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   课题组供图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韩广轩课题组撰写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滨海湿地富含土壤有机碳,同时土壤有机质分解率和甲烷生成率较低,并且能够捕获和埋藏大量有机碳。盐沼、海草床和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的生物量虽只占陆地的0.05

    [阅读全文]

  • 水保所等在全球土壤呼吸研究中取得进展

    [内容预览]

    | 2022/4/11 11:35:22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焦菊英团队联合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istorically inconsistent productivity and respiration fluxes in the global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的研究论文。  陆地

    [阅读全文]

  • 我科学家研制“龙虾壳”新型仿生材料性能卓越

    [内容预览]

    | 2022/4/7 8:37:55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非连续布利冈结构的设想,并发展了一种程序化组装纳米纤维的方法,成功地创制出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仿生非连续布利冈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非连续纤维桥连和布利冈构造诱导裂纹偏转的协同增韧。该成果对于研制高性能结构材料提供了新的组装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物质》上。 布利冈(Bouligand)结构由单向纳米纤维片层螺旋堆叠构成,在骨、鱼

    [阅读全文]

  • 我国学者在中国陆地碳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内容预览]

    | 2022/3/17 17:30:17
    陆地生态系统可通过其碳汇功能有效吸收大气二氧化碳(CO2),减缓气候变暖。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既是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辅助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多样,这使得基于“自下而上”的清查方法准确估算我国陆地碳汇面临诸多挑战。同时,《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19修订版》明确提出基于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利用大气反演系统来估算、

    [阅读全文]

  • 新策略制备高性能氢气和二氧化碳分离膜

    [内容预览]

    | 2022/3/16 15:33:29
    面对能源紧缺和温室效应等严峻问题,尤其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量的膜分离技术,在氢气制备与纯化、二氧化碳捕获等重要工业气体分离等领域备受关注。 其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结构多样性、规整孔道、高孔隙率及丰富表面化学性质等优势,展现巨大应用潜力,有望成为新一代理想分离膜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彭媛团队通

    [阅读全文]

  • 大气污染治理使北京降水有机碳沉降量快速下降

    [内容预览]

    | 2022/3/8 11:14:53
    有机碳沉降量与排放量和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 课题组供图 近日,《大气环境》刊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月鹏团队新成果。博士生曹静基于北京郊区137个雨水样品的测试数据,系统分析了水溶性有机碳(DOC)湿沉降的时间演变趋势及其与有机碳(OC)排放的关系。 “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所引起的大气成分变化,对评估全球大气降水碳库的大小及时空演变趋势也至关重要。”潘月鹏告诉《中国科学

    [阅读全文]

  • 到2035年 气象科技整体实力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

    [内容预览]

    | 2022/3/3 11:48:03
    日前,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2021年至2035年气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25年,科技研发力量比2020年翻一番;建成布局合理、开放高效、支撑有力、充满活力的科技与业务融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到2

    [阅读全文]

  • 提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起始-发育-成熟新模型

    [内容预览]

    | 2022/2/24 9:19:4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洪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和李翔博士,以及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Jeffrey G. Ryan、西北大学教授张超,研究提出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起始-发育-成熟新模型。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板块构造理论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石,虽然它的提出已经超过了50年,但是板块俯冲如何开始-发育-成熟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仍然

    [阅读全文]

  •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研究获进展

    [内容预览]

    | 2022/2/22 10:00:56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改造。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供图 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着生态系统的功能,土壤线虫由于其多样的营养类群和生态对策,在土壤食物网中具有关键地位,而目前关于马尾松人工纯林近自然改造后土壤线虫群落对生态系统重建后的响应仍少有关注。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肖玖金团队在生态学领域国际期刊《生态指标

    [阅读全文]

  • 在“春天”里焕发水稻种子“活力”

    [内容预览]

    | 2022/2/22 9:59:51
    本报见习记者 田瑞颖 农以种为先。对于水稻而言,种子活力就如种子质量的“晴雨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种子活力的“运营机制”知之甚少。 在2月21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宋献军、副研究员王伟青等经过近5年的研究,揭示了活性氧清除途径改善水稻种子活力的新机制,为进一步改良作物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用的靶标。 研究的“春天” 俗话说,“种子不好,丰收难保”

    [阅读全文]

202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