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北京学校开展各类迎奥运活动 让奥运精神生根开花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6
 

  奥运精神照亮残疾学生

  奥林匹克精神之光也照亮了特殊群体孩子们的生活。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国惟一一所特殊教育系统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学校里生活着听障和智障两类孩子。老师们结合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们开展了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会礼仪的教育活动,从穿衣、洗脸、整洁穿戴、师生问候等小事做起。有的学生虽然无法控制流口水,但他上学时一定知道带上手绢,穿戴整齐走进校园;有的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他知道看见老师和客人时用肢体语言表达问候……同学们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课了解了很多奥运知识,还学会了用软陶做福娃。

  学校还与东城区和平里三小通过建立友谊班,开展联合班会,举行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与残奥会冠军零距离接触等多种方式,让残障儿童回归主流,健康成长,唤起健全人对残障儿童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促进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的融合。

  编起“同心结”放眼看世界

  去年底启动的“同心结”活动是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特色活动,参与活动的200余所“同心结”学校积极与国际奥委会所属205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NOC)推荐的当地中小学开展结对联系和友好交流活动。

  赛时,学生代表将参加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在奥运村的欢迎仪式活动,同学们还将在奥运赛场和残奥赛场上为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加油助威,接待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到学校访问。这些富有特色的活动,将为北京奥运会营造热烈友好的人文环境,使外国运动员在北京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截至目前,200余所“同心结”参与学校已与所有205个NOC取得了联系,联系覆盖率100%;有130所学校明确了境外结对学校,占活动总数的62.2%。

  上个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捷克文化周在北京京源学校拉开帷幕。捷克大使馆大使夫人亲自出题组织学生们开展捷克文化知识竞赛。文化周上,丰富有趣的捷克儿童插图画展、儿童读物展、捷克木偶艺术表演展让孩子们加深了对捷克的理解。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的主角鼹鼠被同学们选为文化周吉祥物。

  希腊奥委会主席米诺斯·科尔雅科在北京四中感受了浓郁的奥林匹克教育氛围,非常感动,本来只打算停留20分钟的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他还当场表示,将出资邀请50名四中学生到希腊访问。

  保加利亚青年与体育署署长对“同心结”活动赞不绝口,她承诺将为北京十四中1300名学生提供印有保加利亚体育代表团标志的帽子和服装,希望同学们穿着这套衣服为保加利亚运动员加油。

  最新出版的一期国际奥委会官方刊物《奥林匹克回顾》杂志赞扬“同心结”活动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有利于在青少年中传播“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体现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

  北京奥组委最新调查显示,“同心结”活动启动前,北京“同心结”学校每年外事活动总数为1002次,每校每年平均4.8次,涉及48个国家或地区;“同心结”活动启动后,北京“同心结”学校每年外事活动总数为3490次,每校每年平均16.7次,涉及205个国家或地区。

  国际奥委会不吝溢美之词

  奥林匹克教育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改变了老师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习意识、组织才能提升明显,文明礼仪和环保意识也有所提升。“同心结”活动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奥林匹克教育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最新出版的《奥林匹克回顾》杂志评价说,“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了世界任何地方。”

  连续两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体育、教育、文化论坛上,与会者通过参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见证了奥林匹克教育的成果。通过小喜剧以及与观察员的互动,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从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中、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与分享经验的机会中得到的喜悦与兴奋。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文化与教育联络负责人雅克利娜·巴雷特说到:“奥林匹克教育使孩子们意识到了他们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意识到了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这些孩子的人生被永远地改变了。”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何振梁对她的看法深表同意:“我们相信,奥林匹克教育项目的真正价值将反映在一代世界公民身上,他们致力于体育锻炼,并通过友谊、尊重和卓越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北京奥组委组织编写的北京奥运会中小学生读本和知识挂图;奥运会和残奥会项目介绍手册以及配套光盘;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开办奥运知识专栏;为教师教学提供既具时效性,又有实用性的课程资料,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称赞。

  各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成功召开了奥林匹克教育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和研讨会,并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指导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

  每年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奥运主题的摄影、绘画、诗歌、书法、篆刻、征文等比赛以及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外语演讲、文明礼仪比赛,已经留下一批优秀的作品遗产。

  奥林匹克教育的快车在华夏大地上呼啸前行,它带着累累果实即将走过2007年;它在孩子们心田广泛播种下奥林匹克精神的种子,将在2008年及以后的日子里开出最美的鲜花,结出最甜的果实。

上一页  [1] [2]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