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有我在!

Eedu.org.cn 作者:张黎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10
摘要: 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远?不,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本报记者张黎

英国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正火热进行中。

在中国北方,提早而来的雨雪和大风,让今年变得格外寒冷。

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远?不,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行动,还是行动。作为世界的未来,青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作为积极参与行动的一份子,中国青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积极贡献个人智慧、能量和创造力,助力拥抱更绿色、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试图通过个人、高校社团以及青年公益组织的行动故事,展现当下青年一代的绿色实践,倾听那些年轻且响亮的声音!

青年公益组织

CYCAN:集结伙伴,撬动青年行动

“远古混沌之神,在高度城市化的未来世界,依然艰难地维护着人与自然的秩序。而你,在这个未来世界,会以学者、商人、工业党、农场主的身份,参与到秩序建设中来。在一轮轮的博弈中,拓展领地,升级产业。当然,在行业建设中,会产生碳排放,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会引发灾难,不仅让你会陷入破产,还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覆灭。”

以上引人入胜的情节,来自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YCAN组织的一场气候变化主题桌游。

“一个玩家可能有双重身份。作为资深桌游玩家,这正好是我没有见过的一种方式。”参与者如是说。

而在CYCAN看来,玩家需要不断思考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几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不只限于一张板块地图,还映射了真实世界,并启发关于发展与减排的深层思考。

用有趣的桌游形式了解气候变化,只是CYCAN联结青年的创新形式之一。作为一家引领青年关注气候变化并一起行动的公益机构,如何“花式”吸引年轻人参与、讲好气候传播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翻看CYCAN组织的公众号,你会发现很多种类多样、创意新鲜的线上线下活动。

相对严肃的如“气候共学营”,为不同专业领域关注气候变化的青年提供一个共学、共享的社群空间;“SDG13 气候行动”主题工作坊,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Movers项目,带领青年深入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后果,思考如何具体地将气候变化与生活联系起来,参与到气候行动中;“让传统重新流行”主题活动,则号召青年互动上传视频、讲述家庭绿色故事,共同探寻复兴家庭传统中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今年,我们还开发了一整套青年消费行为干预工具,引导绿色低碳生活。”CYCAN传播官员孙逍说,他们不仅设计碳计算工具,还尝试低碳消费视角下的公共叙事工作坊,开展21天低碳消费社群共创等。

总之,在线上,项目选择深受青年学子喜爱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图文、趣味创意视频传播,吸引青年的目光;在线下,依托高校环保社团,精准地开展针对高校学生的靶向传播。

CYCAN团队认为,唤起青年环保力量格外重要。一方面,学生时代的环保行动经历对持续参与环保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另外一方面,青年力量能够发挥火种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撬动社会公众的参与。

秉持这样的理念,CYCAN希望把在项目中总结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关注青年和气候变化的环保机构及个人。“同时,我们也想对青年领袖和环保社团传达这样的理念:你们都是孕育新一代环保力量的核心力量,肩负着重要且神圣的使命,或许起初做的事情看起来很小,比如在校园或社区宣传垃圾分类、节约粮食,但其实这些行动有着宏大的背景和目标,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孙逍对记者表示,团队也期待今后与更多伙伴共同探索发展路径,更有效、有力、有趣地扩大环保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以激发更广泛公众的响应与行动。

个人

陈语:“未来,就在青年手中”

19岁的陈语作为CYCAN青年代表团中的一员,来到英国格拉斯哥。在这里,全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正在召开,陈语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为期一周的“气候之旅”。

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双专业,让陈语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这是新兴的领域与专业。”陈语告诉记者,其专业会探讨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内容,并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概念进行跨学科研究(如贫困、健康和教育平等)。

能作为青年代表参与国际盛会,陈语和许多人一样,兴奋欣喜之余,抱有信心与期待。

“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遇,希望可以在此次会议中感受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从年轻的视角观察环境的脉动。更希望能通过我的传播,展示中国青年风采,让世界倾听中国的绿色发展好声音。”远隔重洋,陈语对记者说。

在陈语看来,参与COP26也是一段奇妙的历程。

“会场中的每一份食物都标明了碳排放量。”陈语介绍说,此次大会分为蓝区和绿区。蓝区为各个国家场馆和谈判区域,是各国代表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召开各种主题边会以及圆桌会议的核心区域。绿区则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展览和互动区域,吸引了许多关注气候议题的公众前往。

而自己一周的工作紧张又忙碌。陈语参与了多个讲座和对谈会,作为CYCAN的传播员,她还要负责将大会前方的信息传递给更多人。

会场上,一场与英国“社会创新之父”Michael Norton进行的对谈,令陈语印象深刻。Michael Norton放弃自己原本的高薪职业,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型为致力于社会创新,并在公益、儿童教育等领域帮助很多人。陈语说:“他在做实实在在的事,且低调谦逊。这深深触动了我。是做光鲜亮丽的人,还是做脚踏实地的人,我有了新的思考和定义。”

在陈语看来,最大的参会收获还是看到青年的行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起交流经验,大家驻足停留,分享各自的故事,这一切让我感受到,未来就在青年手中。”

“如果希望更多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陈语认为,对气候变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可以大大提升青年的认知。教育带动思想,带动创新,最终带动行动。让青年越早接触到这方面知识,他们就能有越多时间去寻找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方法。

朋友圈中,陈语分享了众多老师得知自己参与COP26后发来的祝福。言语间传递出共同的信念——人们对青年一代寄予着无限的期望。改变世界,青年在行动,就现在,就此刻。

高校环保社团

环保DIY俱乐部:随手之举,都会带来改变

“低碳打卡的第6天,我每天都在好好吃饭、好好光盘,慢慢成为了习惯。尤其是看到小程序里的节约量达到0.20吨,真的很有成就感,让我们一起,为低碳环保加油!”

在陕西师范大学低碳体验周活动的QQ群里,管理员黄李阳作为参与者,不仅坚持打卡,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群里的800多位伙伴们。“每个人做一点点,汇聚起来就是不可忽视的贡献。”

在校园里发起低碳体验周活动的,是陕西师范大学“环保DIY俱乐部”。同许多高校环保类社团一样,“环保DIY俱乐部”成立于十几年前的绿色风潮渐起之时。

“如今我们的志愿者有200多人,是学校规模较大的社团,去年还荣获校十佳社团的第一名。”“环保DIY俱乐部”执行长、大二学生夏莉娟欣喜地说。

11月初,远在英国的COP26正在火热地召开。夏莉娟和“环保DIY俱乐部”的成员通过及时了解新闻资讯、学习相关知识来紧跟这样的热点话题。

“气候变化这样宏大的议题,可能离我们学生有点远的。但远,不意味与我们无关。在社团的理念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这是可以落地执行的,也能带来实际的改变。”夏莉娟如是说。

在“环保DIY俱乐部”,“小事”成为环保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号召社团成员养成随手关灯、光盘、双面打印等好习惯;在开展社团活动中,不携带一次性瓶装矿泉水和奶茶,不打印海报,也会倡导少点外卖。

尽管看起来都是微乎平常的随手之举,但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绿色萌芽深深根植于青年人的心中。

时代的浪潮翻涌前行,一所高校环保社团如何创新求变、吸引年轻一代乐于参与?

在线上,“环保DIY俱乐部”开展“光盘打卡”等活动,利用小程序等科技手段,提升参与的便捷性。“更多时候,骨干成员会发挥力量,把亲身参与的成果分享给周边人,互相鼓励激励,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线下,“环保DIY俱乐部”选择将环保线下活动与当下流行相结合,抓住关键节点“蹭热点”,并设计丰富有趣的游戏与互动环节来增强吸引力。

如针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环保DIY俱乐部”就策划了环保创意大赛,号召学生把快递纸箱DIY再利用,重新设计、突出实用价值。获奖作品会发送给有需要的学生,手工类工艺品则可以送给中小学生。“我们接下来也会尝试在循环利用纸箱上‘做文章’,寻求相关合作。”夏莉娟说。

谈及未来,夏莉娟满怀期待:“希望明年,我们能推出一本校园自然手绘图册,把校园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更多同学。”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