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综合信息 >> 资讯正文 | ![]() ![]() |
|
||||||||
节能产品岂容鱼目混珠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步雪琳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2 | ||||||||
无独有偶,陕西省抽查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中,抽检合格率仅为58.3%。其中,流量过大、起不到节水作用的水嘴,占不合格总批次数的93.3%。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对广东、广西、天津、河北、河南等地调研后得出结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节能产品有40%根本不节能。 当前,能源价格一涨再涨,已经成了公众日常生活中一笔不小的开支。浙江省的一次调查表明,96%的消费者会购买节能型产品,81%的人愿意为节能产品多花钱。然而,节水型产品不节水,节能灯具不节电,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当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选购节能产品时,却又遭遇了节能产品不节能的尴尬。 一旦产品与节能挂上钩,不仅销售量会上涨,价格也往往比一般产品高。因此,很多企业在推销产品时打出节能这张绿色牌。然而,一些鱼目混珠者也看准节能产品市场巨大的潜力,趁机蜂拥而至。以节能灯为例,资料显示,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不用三基色粉,或者掺入一半,这样亮度就达不到要求,节能效率肯定降低,甚至根本不节能。如果不能对节能产品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老百姓就不会坚持购买;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节能产品的成本就越降不下来,生产企业就越发不易盈利而失去发展后劲。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除了公众得不到节能的实惠以外,恐怕在根本上受到损失的,是节能产品企业本身。 节能产品不节能,也从根本上有碍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的实现。积少成多的道理再浅显不过。有资料显示,每年的能源消耗中,大约1/3的能源是被家庭消耗的。在普通公众中推广节能产品,关系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计。而且,近几年,国家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进行节能宣传教育,花了高价钱买的节能产品不节能,这对我国公众中刚刚培育起来的一点节能意识来说,也实在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家电业也率先实施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需要加强的,一方面是政府部门进一步扩大节能认证和标识范围,把更多种类的产品纳入到节能领域里来。同时也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惩那些打着节能的幌子却不节能的假冒伪劣产品。 节约能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好事如何办好,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决策者 您该习惯为绿色产品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