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综合信息 >> 资讯正文 | ![]() ![]() |
|
||||||||
落实环保措施 壮大环保产业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马志刚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4 | ||||||||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及其相关产业带给企业的挑战和机遇开始逐步显现。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充分认识并抓住环保背后的巨大商机,已经成为企业亟待思考并尽早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加强环境保护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当今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不断出台并实施新的环保法令,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例如,欧盟颁布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指令规定,进入欧盟的电子和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铬等有害物质。据悉,该指令实施后,仅我国东南沿海一个电子产品制造业集聚地区,就有价值10亿美元电子产品因“环保不过关”而出口受困。然而,从长远来看,环保,有挑战,更有机遇。环保技术及工艺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样是欧盟,去年底通过了一项新规定,要求对2009年9月以后在欧盟销售和使用的汽车实施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对此,欧洲车辆技术研究部门和制造企业表现得十分积极,不少企业已经提前开始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改进车辆与燃料的环保水平。因为企业意识到,谁率先拿出符合环保新标准的产品,在未来以环保为优先目标的行业竞争中,便更有可能成为强者。实践表明,环保展示出的无限商机,已经让很多中小企业脱颖而出。英国一家从事通信设备管理的公司,自从2001年开拓手机维修和回收业务后,生意日渐兴隆。去年该公司已实现税前利润370万英镑,约合670多万美元,同时还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统计数字显示,英国每年要更换1800万部手机,其他发达国家手机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十分有信心。抓住环保背后的巨大商机,也成为众多老牌企业关注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世界500强企业日立集团不久前投资创办了日立环保技术(宜兴)有限公司,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迅速进入我国环保市场。 从我国的情况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环保的任务十分明确也十分艰巨。如今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纷纷瞄准环境保护,出台新举措。江苏省南京市决定,采取最严格的刚性措施和鼓励激励政策,把区域环境容量和排污总量作为引进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刚柔并济”确保今年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全面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宣布,自4月1日起,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企业环保守法情况成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正在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可能也不能绕开“环保”走。事实上则是早变早主动,早达到并超出环保的相关要求,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才能获得市场的通行证。特别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和要求的提高,“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注重环保,企业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窄。 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充分认识并抓住环保背后的巨大商机,不仅是企业的必修课,而且是对相关主管部门的新要求。因为只有将环保政策措施切实落实下去,才能形成严格的环保氛围,才能让更多的企业在平等的环保起点上公平竞争,这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投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实施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和企业环保信息公开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并监督环保;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更加重视源头控制,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还要把节能评估、环境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实行耗能产品最低能效标准,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第十一届东西部投资贸易洽谈 我国现阶段环保产业发展呈现 “两税合一”鼓励发展节能环 天津集中三个区域 发展新能源 联合国官员肯定中绿色奥运的 陕西:财政支持环保 环保产业 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环保产业基 北方最大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 展示生态省建设成果 搭建环保 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技术创新亟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