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综合信息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平衡!在生态重建与产业发展之间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平衡!在生态重建与产业发展之间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房琳琳 冯…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5

  62岁的戴思锐教授那几天很兴奋。

  他烟不离手,坐在会议室的角落,任由手下的几员“大将”接受业界“权威”最后的质询和验收。

  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的首席负责人,戴思锐对“课题报告”中的每个数据都一清二楚。专项中的5个课题、26个专项是他一手布的局,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到了什么程度,他心里都有数。

  其实,早在10年前,土生土长的他就开始琢磨,“三峡成库后,究竟哪些问题是最亟须解决的?”

  就是这个“问号”,不仅搔到了学者们的兴奋点,同时也给重庆市提出了一个极具时代感的政治命题。

  三峡十年,重庆十年

  有一句话众人皆知,“没有三峡水库的修建,就没有重庆市的直辖。”但对于重庆人而言,这句话显然被赋予了更多复杂的情感。

  因为,在重庆与三峡之间,自古便一直延承“共饮一江水”的关系,千百年来不曾改变。直到有一天,一道大坝将长江拦腰截断,原来那种天然的空间感和距离感,被漫向上游的长江水弥合起来,不透一丝缝隙。

  重庆,立刻成了三峡水库的“反射区”———

  库区流域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其中78.9%%分布在重庆辖区,涉及23个区县,生态变得脆弱,环境问题异常敏感;

  三峡百万移民,90%%在重庆,人均耕地仅0.81亩,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达到极限,老百姓要吃饭,民生问题骤然升温;

  成库后,良田好地沉于江底,就地“后靠”的移民只能向土壤异常贫瘠的山区迁移,原来的产业结构被打破,新的产业尚未形成,库区经济陷入产业空心漩涡……

  移民要安置、环境要保护、产业要发展,三大问题时刻纠缠在一起。重庆,不得不在众多利益诉求中,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点。

  持续了几年的移民大潮逐渐褪去,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又接踵而至。重庆市发现,要想在社会稳定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这个新鲜而又实用的概念,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借船出海,借网捕鱼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协调下,从1996年开始,科技部牵头,组织和引导全国科技系统对口支援三峡库区。

  聪明的重庆人,开始了“借船出海”的历史。

  重庆市科委农村处处长刘小川拿柑橘产业举例,库区近10个区县都把柑橘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发展,但由于部分地区柑橘成熟期集中、加工业滞后,使果农时常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为此,浙江、广东等地科技部门先后为库区筛选推荐了优质脐橙、晚熟杂柑等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并共同致力于“优质柑橘深加工项目”的攻关。如今,重庆万州、奉节等地的柑橘基地已达17万亩,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辐射带动两万农民增收8000万元,同时还吸引了汇源果汁等大型企业在库区落户。

  库区人们尝到了科技改变生产、生活的“甜头”,深入骨髓的码头文化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并不排斥外来援助,凭着一股子“实干”的劲头,重庆人愣是把“拿来主义”玩成了“现实主义”。

  10年来,重庆与全国23个省、市科技部门接头,新项目、新技术源源不断,人才、培训、资金也相应产生了“聚集效应”。草食畜牧业、长江名优鱼类等一批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优质粮油、蔬菜种植业等库区传统产业科技含量飙升,柑橘业、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张……

  这还不算,从1996年至今,重庆就争取到科技部拨款6140万元,带动总投资20.55亿元,共在重庆下达“科技促进三峡移民开发专项”89个,已累计增加产值97.97亿元,带动产业投资18亿元,带动百万农民增收致富……

  “如果没有兄弟省市部门的帮助,如果没有对口支援的特殊政策,光凭重庆一己之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网捞鱼,甚至有可能被实际困难弄得一身泥。”一位政策研究人员曾这样分析。

  话虽如此,重要的却是,全社会已然形成了一个共识———随着科技对库区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加强,库区产业结构以“看得见”的速度在调整,三大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来自实践,回到实践

  然而,重庆人心里非常清楚,“借船、借网”都是暂时的,要想站稳脚跟,还要有自己“造船、织网”的能力,才能抵御继续前行要面临的风风雨雨。

  三年前,当农业面源污染指标首次超过工业污染,重庆人意识到,虽然库区经济系统在逐步调整的过程中得到重建,但同时带来的环境压力却已经到了容不得半点疏忽的地步。考验他们的时候到了。

  重庆市科委主管农业科技的副主任张文对记者说:“大面积生产力重新调整布局带来一个非常直接的新矛盾,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不去发展经济,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资料表明,三峡库区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74.3%%,其中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约400万亩(重庆360万亩、湖北4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大量面源污染。

  说白了,就是在传统耕作模式下,过度耕作、过载放牧,过量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造成大量泥沙、化肥、农药及畜禽粪便进入三峡水库,污染三峡库区的水体和环境。

  “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生产方式,‘守着长江没水吃’将成为事实。”在3月底的那次课题验收会上,戴思锐拿烟的手抖了一抖。

  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贾敬敦说:“保障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主要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和面源污染的控制;生态系统的重建,则要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和发展现代农业两方面得以实现。”

  实际上,在这个重大专项中,不管是“水环境安全”,还是“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重建”,不管是“加工柑橘优质高产低成本生产及皮渣无公害处理”,还是“中药材规模化生产”,每个课题都是根据库区产业发展的具体需要设置的,每个课题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性,那就是———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在帮助农民增收的同时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数字可以证明:六年来,重大专项建设各类示范基地26个,分布在三峡库区的8个县(区);示范基地内20余万农民(含移民)年均增收400元以上,使近两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示范基地每天减少污染物排放2200吨,每年减少化肥用量12000吨……

  这一切的努力,无一例外地同时指向一个终极命题———人。

  挑战无限,机遇无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戴思锐负责的是科技部第一个委托地方管理的国家重大专项,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出任专项领导小组的组长。

  从政府各部门到大学院所再到田间地头,从官员到科学家再到老百姓,只要是沾上了这个项目的边儿,都自然而然地被吸纳进来,成了“科技改变库区”的参与者。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重庆人强烈的责任感。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重庆人最了解重庆,也最知道重庆需要什么。把项目直接交给重庆,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

  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的分析则颇具理性色彩: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重庆人并不能保证面对每个困难都能立刻拿出解决方案,“三峡是全国人民的三峡,库区问题也应该协调全国的科技力量来共同面对”。

  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2005年正式启动建设的“重庆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已被纳入国家“十一五”首批星火产业带建设计划;

  2006年10月14日,科技促进三峡移民开发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提出:“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增加投入,“把库区移民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专项资助的两大重点,在人才、技术以及优势产业上产生积聚效益”;

  2007年3月4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对媒体表示,直辖以来的10年,重庆市在环保生态方面的投入是500亿元之多,今后5年还会投入500亿元。“这样大的投入一定会带来环保生态治理方面的大变化”。

  如果说,重庆逃不出大自然斧凿在她身上的宿命,那么,国家和历史则在此时,赋予了她另一种不可替代的使命。

  天降将大人于斯地,重庆人能否直面挑战,抓住机遇?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重庆人没怕过啥子?”或许你能从“戴思锐”们常说的这句话中得出答案。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韩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大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