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水工业 >> 正文

如何拓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Eedu.org.cn 作者:胡义清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1/7
摘要: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196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增加,开发水生态产品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水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面临着“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挑战。鉴于此,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宽具有可持续性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水生态产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进程。

加强流域治理,守住水生态安全底线。优质水资源是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为此,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建立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制定分区管理制度,采取差别化的预防保护、监督管理和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提高流域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转化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区域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保障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治理的循环投入。

摸清辖区内流域的家底,分类估算水生态产品价值。全面摸排所辖区域水生态产品,梳理各小流域水生态产品特点、规模、效益以及周边关联产品情况。在现有基础上,将流域范围内山塘水库、林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探矿权以及已经建成的河滨景观游憩设施等相关资产全量纳入水生态产品范围,丰富水生态产品内涵和外延,推动提升综合效益。建立动态调整的已形成、在形成和将要形成的水生态产品清单,细化项目流域、功能、特点、价值等指标,为水生态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对于可交易部分根据与水生态产品相关的水质、水量、区位、人流量等组成要素,其价值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特定流域单元水生态产品文化服务部分(旅游康养、宜居环境、休闲游憩)价值;第二部分包括水利工程等不动产价值;第三部分,流域内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其他资产价值。分类估值能更加精准量化水生态产品价值,有助于交易。

科学评估流域资产,公平公开交易。落实水法等有关小流域权属认定的要求,明确水生态产品涉及的权益归属。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涉及集体和个人的资产,根据项目实际按需进行收储。涉及国家资产评估则严格执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盘考虑水生态产品的投资主体与产权主体,确定水生态产品价值交易的出让方。针对新增项目,流域水生态产品由有关部门和属地乡镇作为出让方,依托合作社等交易平台,统一发布流域水生态产品拟交易的相关信息。企业、个人均可依法依规作为收储主体,通过公开拍卖,获得流域水生态产品的开发经营权。水生态产品的收储方根据后续流域开发实际情况,通过交易平台将流域内的生态产品分区域或分类型交易到相关项目主体。

依法确权登记,保障项目合规经营。探索通过土地使用权证承载水域使用权等方式,推进水域使用权的出让和确权登记。明确社会资本投资主体水生态产品价值开发,可依法获得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权、开发经营权及相关权益,通过规范的确权登记流程,确保水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根据出让方和收储方签订的交易协议,依法为收储方确权发证,明确权属种类、范围、期限,保护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完善产业开发用地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参与水生态工程及水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支持社会资本紧贴市场需求,开发涉水类、滨水类、用水类等三类产品。重点开发漂流、溯溪等与水亲密接触的涉水类生态产品,露营基地、滨水夜市、滨水公园等滨水类生态产品,生产饮用水、饮料等产品的用水类生态产品,水生态产品经营权可切割为用水、涉水、滨水三类权益进行流转交易,保障项目合法经营。

统筹各方收益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后的收益分配可由政府部门组织相关各方协商,遵循“谁投资、谁受益;谁拥有、谁受益;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兼顾县、乡、村收益,增强各参与方的获得感。特定流域单元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收益可由收储交易收益和开发再交易收益组成。收储交易收益来自于市场主体按竞拍成交价收储水生态产品,这部分收益由县、乡、村(社)统筹分配,重点向村(社)集体倾斜,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和村民创收共富,持续扩大共富、带富效应。开发再交易收益来自收储方开发交易的具体水生态产品,此部分收益可由收储方和村集体统筹分配。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然价值意蕴研究”(22NDJC309YBM)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教授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